所以在麵對空戰的時候,美軍戰鬥機往往在短時間內發射多枚導彈,很快就會彈盡糧絕,此時麵對帶有航炮的戰鬥機沒有絲毫還手之力,隻能呼叫支援或盡快逃離戰場。

    結果就很顯然了,美國在越南一下子損失了一票經驗豐富的飛行員,剩下的飛行員哭著要求給飛機上機炮吊艙。

    可是上了機炮吊艙之後情況還是沒有特別的好轉,因為當時美國人的對手已經總結出了一套掠襲戰術,鬼怪的性能在麵對這種掠襲戰術時非常的乏力。但俗話說,上帝關上一扇門的時候,必然另外要給你開扇窗戶,美國人突然發現鬼怪用來進行近空支援非常的好用,炸地麵目標(俗稱洗地)各種爽。

    相應的,美國海軍發現A4天鷹的低空空戰反而表現比較好。

    然後一個很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明明是攻擊機的A4天鷹拿著機炮追著越南人的米格格鬥,是戰鬥機的F4鬼怪卻在瘋狂洗地。

    也正是因為美軍空空導彈在越南空戰中的不堪表現,所以戰後美軍著重吸取教訓,總結經驗,馬上開始了第三代空空導彈的研製。至此就到了90年代前後,美軍研製出“響尾蛇”第三代空空導彈,同時俄羅斯的R73和以色列的怪蛇3等等三代或三代半導彈相繼出世。這些新型空空導彈主要是引用了數字處理技術,增強了導彈的攻擊能力和抗幹擾能力。

    這時候的空空導彈才算的上可堪大任。

    而現在才39年,離90年代還有半個多世紀的時間,就算雅尼克的知識能大大推動德國的科技發展速度,這五十年時間折半折那也得等到60年代中後期才能弄出像樣的空空導彈。

    隻是,雅尼克也拿不準米格-15和F-86佩刀中到底要選哪一款作為德國空軍未來的主力機型。

    至少在他看來,米格-15和F-86都是不錯的飛機,起碼是一代機中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米格15似乎是垂直機動能力更好一些,能看出來德軍東線空軍給毛子留下的深刻的印象;F86水平機動更好,航程略大一些,能看出來美帝的炸逼屬性,戰鬥機要能跟上轟炸機護航。

    因此雅尼克更傾向於F-86佩刀,畢竟德國將來需要一種遠程護航戰鬥機為自己的戰略轟炸保駕護航,況且實戰表現中,F-86的表現並不比米格15差,這就讓人非常動心。

    但是德國戰鬥機飛行員的實戰經驗更貼近於米格15戰鬥機的性能表現,大多數德國飛行員更喜歡高空高速俯衝,打完了就跑的這種突擊打法,所以使用米格15之後,德國空軍的實際作戰表現可能會更好也說不定。

    思來想去,雅尼克幹脆將兩款噴氣機的圖紙都整理出來,交給梅塞施密特;讓飛行員們自己選。

    62734/531406175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