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蒸汽彈射器的原理雖然簡單,可對製造工藝和材料的要求相當高。它需要承受高溫高壓,尺寸又大,因此對製造材料、製造設備和焊接工藝等方麵提出了特別高的要求,製造材料要用耐熱的特種合金鋼,必須要有很好的抗拉強度,而且還要承受幾十萬次的彈射加壓/卸壓疲勞循環,它所需的承載滑塊、導軌、汽缸、活塞及傳動裝置不僅需要超級精密機床加工,而且工藝流程非常複雜、精準。

    不過雅尼克覺得德國的製造工藝還是蠻高超的,值得一試。

    聽到雅尼克提出蒸汽彈射器的製造計劃,一個工程師舉起手。“殿下,航母上安裝彈射器似乎沒有什麽太大的必要吧?”畢竟現在的螺旋槳飛機重量輕,動力足,在沒有彈射輔助的情況下也能輕鬆起飛。

    雅尼克笑笑道。“現在的FW-190T多重?”

    那工程師麻利的回答道。“空重3500  kg,滿載4300  kg,最大起飛重量4800  kg。”

    雅尼克點點頭。“空重3500  kg,確實不用彈射器。不過不久的將來會有十噸甚至更重的戰鬥機搬上航母,所以彈射輔助是必須的。”

    看到眾人沒有異議後他繼續說起了艦載機。“航母上的艦載機也要更換,把那液冷的斯圖卡撤下來。”雅尼克想到的的是美國的SBD無畏式俯衝轟炸機。

    Ju87  35年首飛,37年首秀,SBD雖然源於同期的諾斯羅普BT係列,但正兒八經定型得到39年,設計上Ju87就老了,性能自然算不上特別優越,Ju87在40年到B2敲敲打打好像看著還可以唬人,但和40年的SBD-2對比一下就能看出問題。

    單就SBD-2而言,SBD-2馬力不及Ju87  B2,掛載卻比Ju87多,航程也比Ju87長,速度還比Ju87快,居然還“理所當然”的比Ju87輕。而SBD在海軍俯衝轟炸機裏不算跑得快的也不算航程長的,被SBD按在地上揍怎麽炸翻美國佬。

    琢磨了半天,雅尼克突然想到SBD後繼機種A-1攻擊機。

    單座單發的A-1秉承著簡潔高效的設計理念,製造過程並不是十分複雜,卻有著諸多特點。比如它的航程能達到驚人的2500  千米;作為一款螺旋槳戰機,它卻有著十分恐怖的載彈量,14個翼下掛架和一個機身中央掛架最多可攜帶3036幹克航彈。這還不包括每門200發備彈的4門20毫米機炮。因其有著很大的改進空間,直到八十年代才退役。

    就在雅尼克和工程師們研究新的艦載機時,戈培爾的宣傳機器又一次轉動起來,準確來說從戰爭爆發,他的宣傳機器就沒停止過。

    不過這次的消息可謂是相當的震撼;皇儲殿下親自乘坐斯圖卡攻擊機,參與了攻擊英國艦隊的行動。這一戰德國海軍一舉擊沉了英國戰列艦厭戰號、兩艘重型巡洋艦和一艘戰列巡洋艦。

    雖然這戰果跟前幾天擊沉好幾艘戰列艦的U-47比起來有些“寒酸”,可民眾們還是再次沸騰了起來。他們為自己有這樣身先士卒衝鋒陷陣的皇儲殿下而自豪,更加堅信在皇儲殿下的帶領下德意誌必會取得最後的勝利。這要是遊戲的話民眾的支持度和忠誠度恐怕早就爆表了。

    62734/538770956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