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尼克召集了海軍設計部門和飛行器設計部門的工程師們,開始研究怎麽改進航母。

    “我今天體驗了一把航母上的運作,發現我們的航母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需要改一改。”說著在旁邊的小黑板上畫下了兩條直線,代表航母的甲板。“首先是航母的甲板,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用的直通式飛行甲板,從頭到尾暢通到底。正常情況下基本不可能同時進行起飛和著艦作業(如果硬要同時進行,也是有辦法。在甲板中間設道防衝網,將甲板分成前後兩部分;前部供飛機起飛、停放用,後部則是飛機降落區。但是在實際操作中,會出現各種狀況,很難做到完美。)。

    所以我想能不能把起飛和降落區域呈一定角度分開,不再共用一個通道。就像這樣。”用幾條線畫出了斜角甲板。“既然這條是斜的,那我先叫它斜角甲板。如此一來飛機起飛時可以從直通甲板和斜角甲板同時起飛,可大大提高起飛效率。而著艦時艦載機從這斜角甲板降落,著艦後迅速脫離斜角甲板轉入停機區,下一架繼續進行著艦,如此一來著艦效率也同樣提高。最重要的是這種設計可以讓航母同時進行起飛和著艦作業。”

    海軍設計部門的工程師們看的頻頻點頭。“殿下高見,我們回去後就立馬著手研究。”

    美國在二戰後對仍在服役的埃塞克斯級航空母艦進行現代化改造,其中就包括將甲板改造成傾斜甲板,不過由於噸位有限,斜角甲板的大小也是非常小的,但足以滿足螺旋槳艦載機的需求。“我粗略的算了一下,9度左右的傾斜角度應該足夠了,如果角度太大會影響整條船重心。不過這樣一來這塊降落區就相對的變短變窄了。飛行員在選著著艦點時肯定比較麻煩,如果著艦點太靠前,飛機容易衝出艦甲板,甚至掉入海裏;如果太靠後,飛機又可能與艦艉相撞。”

    接著他將後世廣泛應用的“菲涅爾”透鏡光學助降係統講了出來。此係統的結構原理簡單可靠,它由4組燈光組成,主要是中央豎排的5個分段的燈箱,通過菲涅爾透鏡發出5層光束,光束與降落跑道平行,和海平麵保持一定角度,形成5層坡麵。

    當不允許艦載機著落時,左右兩側紅色燈發出閃光,綠色水平基準燈不亮;當允許艦載機著落時,紅色燈則不亮,綠色基準燈發出固定光,“菲涅爾”透鏡也同時發光。它發出的光要比綠色基準燈強,而且上下不同位置的透鏡發出的定向光束各代表一種下滑角。黃色光是高的下滑坡麵,紅色光是一個低的下滑坡麵,橙色光是正確的下滑坡麵。艦載機飛行員下滑時,如果看到的是橙色光,就可以準確地著艦了;如果看到的是黃色光束,說明艦載機下滑角太大;如果看到了紅色光束,則說明艦載機下滑角太小,飛行員可以方便調整。

    說完了斜角甲板雅和“菲涅爾”透鏡光學助降係統尼克繼續說起蒸汽彈射器。

    這個時代,彈射器是很常見的,巡洋艦,戰列艦等等攜帶的水上飛機。可說是水上飛機,很多並不是從水麵上起飛的;為了讓艦隻在不用停下來的情況下,艦艇能讓飛機在短時間內升空。各國早就搗鼓出了各種助飛裝置,也就是水上飛機彈射器.結構上有落重式,飛輪式,火箭助推式,液壓式和氣壓式(早期)等等多種。

    不過雅尼克知道這些彈射方式在未來大部分都被淘汰了,未來的主流是蒸汽彈射器,還有更先進的電磁彈射器。可惜直到雅尼克穿越也沒見電磁彈射完善,是個不怎麽成熟的新技術,所以他決定還是先搞定蒸汽彈射器。

    蒸氣彈射器的原理其實蠻簡單,就是將艦上鍋爐(或核反應堆)產生的高溫高壓蒸氣送進一個汽缸內,推動活塞,用從活塞伸出來的“鐵腕”拉動飛機,將飛機從零速加速到起飛速度。

    可就是這樣一個看似簡單的一項技術,後世隻有美國完全掌握。蘇俄航母采用滑躍式起飛,英國航母對垂直起降機情有獨鍾,用不著彈射器,法國“戴高樂”號航母上用的是美國的C-13彈射器,其他國家的航母要麽采用滑躍起飛,要麽幹脆搭載“鷂”式或直升機之類的垂直短距起降飛機,大規模采用蒸汽彈射器的隻有美國一家。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