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利益的驅使下不少美國公司毫無節操的紛紛向德國同行轉讓了技術。

    杜邦公司把氯丁橡膠和飛機防爆劑的技術賣給法本公司。標準石油公司則將坦克潤滑油的技術提供給德國夥伴。德國空軍得以順利建立,則離不開標準石油公司設在德國的一家飛機專用汽油廠。

    這些行為自然被美國駐外軍事情報機構發現,向上頭遞交了報告。“我們的特工人員發現,美國的一些公司在非法向德國人提供產品和技術。”但是,這份報告沒能起什麽作用。顯然,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們早已對這些行為心知肚明,可他們卻默認了。

    雅尼克當然知道某些人是想把德國當成一把刀,拿來捅向大英帝國,好讓其從世界第一霸主寶座上滾下去。

    要是沒有他這麽個穿越者的出現,那曆史恐怕依舊按照原時空的劇本走下去。

    二戰德國最缺的是什麽?

    石油!

    而早在20世紀30年代,標準石油公司與德國的法本公司之間就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係,雙方甚至互為主要的股份持有人。隨著歐洲戰爭爆發,這種合作也沒有終止。

    當美國和英國的民眾因為汽油短缺而不得不在加油站前排起長龍時,標準石油公司卻在源源不斷地通過中立國瑞士將石油運往大西洋另一邊的德國。

    英國封鎖了從北極到南美洲最南端的大西洋海路,用包圍的方式阻止開往德國的所有船隻,並沒收其運載的貨物。在這種情況下,標準石油公司不得不秘密行動。他們與諸如瑞士這樣的中立國達成協議,讓油輪將目的地改為這些中立國,然後由那裏再將油料輸往德國。通過這種方式,英國人的包圍圈被輕鬆突破。那些同中立國訂立的協議由於其秘密性質後來被人們稱為“影子協議”。

    據戰後披露的商業檔案記載,二戰期間,標準石油公司在全球銷售的油料中的20%都是輸往德國的。

    其結果就是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被打的哭爹喊娘,跪求自己的大表弟出手相助。

    美國則表示幫忙可以,不過不是免費的。

    無奈之餘英國把在美國的股票、債券以及本國的外匯儲備、黃金儲備幾乎拋售殆盡。為了讓英國人購買美國的東西,美國甚至采取了貸款的方式,讓英國人采購後慢慢償還。就這樣,美國人一點點的掏空了英國人的口袋,而且還讓英國人欠了美國人一屁股債。戰後,英國欠了美國上百億美元的債務,這些債務一直還到了2006年。這直接導致了大英帝國的衰落,英國辛辛苦苦積攢的家底和金融、貿易、航運等霸權就這樣轉移到美國人手中。

    接著美國人說既然錢沒了,那就拿東西吧。

    英國的航空、雷達、造船等技術在當年可是世界第一,這些技術都幾乎以白菜價甚至免費轉讓給了美國,甚至於在二戰後期的核彈誕生也有英國人的一份功勞,英國的原子彈研究所就被美國全部搬遷到了美國,加入曼哈頓計劃,靠著二戰,美國幾乎不費一兵一卒一點代價,就把英國崛起後積累的所有先進技術都拿到了手。

    可貪婪的美國人還不滿足,用50艘軍艦換了大英帝國的巴哈馬、牙買加、聖盧西亞、特立尼達等8個島嶼。這些軍艦大部分都是一戰時期的庫存貨,艦齡最短的也有18年。雖然這些島嶼是租給美國人的,但租期99年,和白送差不多。美國人得到這些島嶼後,很快在島上修築了17個基地,構建了所謂的西半球防線。

    62734/488246692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