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哈特立事件同時流傳的另一事件,就是10月11日馬薩諸塞州公用事業局不允許波士頓·愛迪生公司(Boston  Edison)把自己的股份每股拆分成4股。如同該公司所指出的那樣,拆股在當時是非常流行的。對波士頓·愛迪生公司來說,不求進取就有可能倒退到公司的煤氣燈時代。不準拆股,這也是沒有先例的。馬薩諸塞州公用事業局立即還以顏色,宣布對該公司的信用等級展開調查,並且指出該公司股票的現值“是因投機而實現的”,現在已經到了“據我們判斷,沒有一個人會根據它的收益覺得買這隻股票仍有利可圖”的地步。

    這是一些不負責任的話。可以想像,這些話可能產生類似克拉倫斯·哈特立真相曝光那樣嚴重的後果。不過,本來就不穩定的平衡同樣有可能僅僅因自發的出局離市決定而被打破。9月22日,紐約各家報紙的金融版都以引人注目的黑體大字刊登了一則投資服務廣告:“請別停留過久,牛市良機不會再現”。這條廣告可以被理解為:“大多數投資者在牛市賺了錢,最終必然會被接下來的股市調整抹去全部的利潤,有的甚至還要蒙受淨虧損”。聯邦儲備工業指數下降、哈特立真相曝光或馬薩諸塞州公用事業局不正常的刁難,都不可能激起先是數十人,然後是數百人,最後是成千上萬的人產生牛市行將結束的思想顧慮。我們不知道是什麽原因首先引發了投資者們的顧慮。不過,我們明白,什麽原因引起投資者的顧慮這一點並不重要。

    這兩個事件占據了新聞的頭版,並引發軒然大波,因為它的曝光提醒人們股價或許真的存在泡沫,給昏睡中的人們一記響亮的耳光,但股價並沒有應聲暴跌,華爾街的精英們和米切爾(美國國民商業銀行的總裁查爾斯·米切爾)一起宣稱股市是健康的,上漲勢頭是不可阻擋的,雲雲。唯一令人不安的是股價一路下跌。

    62734/492624576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