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彪搖頭道:“天將大亂的征兆倒是說不上,我聽道教的張淩說過,天地正處於靈氣複蘇的階段,所以天地的靈氣一年比一年多,高手自然也越來越多,像這樣萬人敵的武將,以後數量會越來越多,我們要早做準備!”

    盧植卻笑道:“我卻覺得這是好事,整個天下還有比我大漢高手更多的國家?現在鮮卑人為禍不淺,偏偏朝廷國庫空虛,要是朝廷能把這些強者召集起來對鮮卑人來個斬首戰,這勝過10萬大軍!”

    皇甫嵩笑道:“子幹的兵法越發精湛了,居然可以想到如此好的戰法,小弟佩服,隻是這些遊俠桀驁不馴,他們可未必會冒如此大的風險,這樣的事情可謂十死無生,沒有大毅力,大勇氣的人是不敢為之,不是誰都可以當荊軻的!”

    盧植卻淡然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隻要朝廷舍得侯爵之位,高官厚祿之下,這些遊俠必定舍生忘死。這麽簡單的道理大家又怎麽會不知道,隻是不舍得自己的位置而已。”

    袁逢道:“朝我等為官是為了上報國家,下安黎民,武人粗鄙,不通儒家六經,他們上位隻會把天下弄的打亂的,就像現在我等花了多少力氣,但卻一直不能清除宦官這股濁流,這些寒門武夫,不識忠孝廉恥,讓他們進入朝廷,他們為了高官厚祿必定會和宦官聯合,他們一個有權力,一個有武力,雙方聯合到時候朝廷還有我等立足之處?”

    這話說的楊彪,趙岐,黃碗這方麵他們都是有慘痛教訓的。

    建寧元年(168年)正月,年僅十二歲的靈帝即位,竇太後臨朝、竇武以後父為大將軍輔政。在宦官勢力十分猖獗的情況下,竇武與太傅陳蕃密議,圖謀驅除宦官勢力,但竇太後不肯。這年九月因機密泄漏,宦官曹節等便矯詔發動政變,收捕竇武等。竇武號召北軍軍士平定叛亂。

    這時張奐新到京師,不明真相,曹節便矯詔令張奐率五營士圍竇武,迫使竇武自殺,陳蕃被誅,竇太後也被幽禁南宮。公卿以下凡為陳蕃、竇武所舉者及門生故吏,都免官禁錮。張奐卻任少府,又拜大司農,以功封侯。雖然張奐恨為曹節所欺騙,上書堅決辭封侯。

    但在場的人又有誰不恨張奐破壞了他們除去宦官機會。

    還有熹平元年(172)七月,有人於皇宮朱雀闕上書寫“天下大亂,曹節、王甫幽殺太後,公卿皆屍祿,無忠言者“字樣。宦官曹節、王甫大怒,請靈帝捉拿書寫者。於是詔令司隸校尉劉猛搜捕,劉猛以為朱雀闕上所寫皆為事實,不肯盡力,一月有餘,仍無所獲。遂被免官,改以禦史中丞段熲任司隸校尉。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