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上的許多重要變故,都是由一件極而不起眼的事情所引發,正所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而朝中爭鬥大抵也是如此。

    當兩股朝中勢力要爭個高下時,他們不可能立刻就擺開了陣勢互相指責攻伐,而是會借著最近官場裏的某件事為切入點,再把對方勢力徹底拖入到自己所布下的包圍或陷阱之中。

    這一回,陸縝在杭州的一係列案子就成了王振一黨用以打壓原來主政的文官勢力的一個借口。本來還隻是暗地裏的行動,隨著廷議之上雙方把話挑明,戰事也就隨之展開。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戰火的戰鬥,但其凶險卻不比真正的戰場要差多少。朝中分屬兩方的官員們紛紛以筆為槍,以奏疏為弓矢,各自尋找著自己的理據,借著陸縝一案大做文章。一時間,通政司的官員忙得不可開交,幾日工夫,就有不下數百份有關於此的奏疏送了過去,最後落到內閣和子的案頭。

    要是換了一個控製欲強些的皇帝,比如後來的嘉靖,在遇到這事時自然會借機讓兩黨鬥個兩敗俱傷,而他這個皇帝也好從中坐收漁翁之利,是為帝王心術,禦下之法。至於處在這場風暴裏的陸縝,最終的下場一定會相當不妙,就算不死,也會因此被定個重罪流放邊遠。

    但好在,如今朝中做主的乃是個溫和的子正統帝朱祁鎮。當他發現自己所倚為左膀右臂的王振與胡濙等老臣一派起了爭端後,第一反應居然是息事寧人,盡快將這場風波給平息下去。

    為此,朱祁鎮還特意將幾名相關官員叫到跟前,都好生地安撫了一番,直言朝堂當以和為貴的道理。又如今下太平不易,實在沒有必要再因一點事就爭鬥不休,這麽一來,隻會讓下萬民不安,讓某些敵人找到可趁之機。

    一番話下來,反正就是在和稀泥。隻是看似不偏不倚的話語裏還是偏向了王振一方。畢竟,本來論朝中聲勢,如今還是這些老臣更強,他們終究經營多年,門生故吏無數,又豈是這幾年才冒起的王振一黨能相比的。

    可在子這麽一番安撫後,就把王振一黨的地位提到了足以與胡濙他們平等的位置上。如果這一做法還不是太明顯的話,朱祁鎮隨後下的另一道旨意就可以讓滿朝臣子都知道他是站在王振等人一方了。

    當時,刑部還在糾結於該如何處置陸縝的案子,是該派人去杭州,還是該下令讓浙江提刑司把人直接押送進京受審——這兩個做法可有很大區別,前者明他們是對案子有所懷疑,還需要詳查;而後者,則是幾乎認定陸縝罪名成立了。

    可這時,宮裏卻傳來了一道旨意,著令他們不必再繼續查案,隻給陸縝定一個有違下官之禮的罪名。同時,吏部那裏也收到了一份旨意,而在接到這之後,胡濙卻愣住了:“罷官……陛下竟要因這莫須有的罪名罷了陸縝的官?”

    當看到自家上司看了旨意後一副吃驚的模樣,有那親信之人忍不住也湊上來看了一眼,一看之下,也全都愣在了當場,半晌不出話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