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紫禁城內。

    今年以來的第二場廷議已經進行了兩個多時辰。

    一般來,隻有遇到比較重要的大事時,幾個要緊衙門的官員們才會齊聚一堂,商量著如何應對眼下的難題,而將大家得出的這一結論送與子批準。

    今日齊聚一堂的,便有朝中六部的幾位尚書,以及內閣幾位閣臣和都察院左都禦史等重要官員,另外,連司禮監的人也到場了,王振便赫然身在其列。

    隻從此一點,就可看出這廷議與朝會是有很大區別了。朝會之上,王振雖然也會到場,但隻是作為一個子身邊的擺設,並不能對朝臣所奏之事加任何一言,哪怕他已權傾朝野,哪怕這事就是衝著他來的,那時他也隻能裝聾作啞。

    可在這廷議上,身為司禮監掌印太監的王公公,隻要在場,就有他話的權力,就是主持廷議的內閣首輔楊溥老大人,也不能阻止他開口。

    今日這些朝中重臣們所商討的,卻是今年的朝廷開支。這一議題其實早在年前就已提了出來,隻是因為各方難有定論,才一拖再拖,直到這正月都快過完了,朝廷用度方麵的整體方案卻還未完全通過。

    雖如今是盛世下,但大明朝的歲入卻並不是太豐,六部等衙門想要做些事情都離不開一個錢字,所以這些往日裏直把銀錢成阿堵物的大人們,此刻卻都成了精明市儈的商人,真正做到了錙銖必較。

    此時,兵部尚書剛把自家需要多少銀子作為今後一年的軍費開支完,王振就接了話了:“別的咱家就不了。反正戶部在三月前總是要拿出一百萬兩銀子入內庫的,不然子那兒可不好交代。”

    “什麽?你內庫居然要一百萬兩銀子?”其他幾名官員頓時就惱了起來,紛紛指責起王振的妄為,可王公公卻根本不與他們爭辯,隻是似笑非笑地坐在那兒,緩緩地喝著茶水,一副你不給也不成的架勢。

    坐在上首的楊溥見此,不覺苦笑起來,看來這場廷議又得和上一回那般難有個結果了。在這個誰都不肯吃虧的前提下,要讓所有人都滿意確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在爭吵一起後,就迅速蔓延開來,這些地位頗高的大人們,紛紛化身為街道大媽般的存在,不斷指摘著其他衙門的不是,戶部工部修河款要多了,工部則數落兵部要的軍餉太高……本來頗為肅穆的廷議就變得有些亂糟糟了。

    終於,楊溥這位數朝老臣看不下去了,把手在幾案上用力一拍:“諸公還請收斂一二,這兒可是皇宮大呢。”在見到眾人閉了口後,他才又歎了口氣:“罷了,今日此事暫且擱置吧,留待來日咱們再好好地商議一番。朝廷財政捉襟見肘,還望各位大人也要多多體諒才是。”

    這些個官員直到此時才驚覺自己有些失態了,不少人都露出了羞愧之色,紛紛端起茶杯來,借喝茶來掩飾尷尬。

    見此,楊溥便欲宣布廷議就此結束。可他話還沒出口呢,下方的胡濙突然道:“楊閣老,諸位大人,本官這兒有一樁案子還想與大家參詳一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