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人百傳十大富翁十、東方巨子——李嘉誠8

    20.勇奪3G開發西部

    2001年9月,香港特區政府稱,拍賣4張3G移動通信運營執照。在發出牌照後,至2005年前不會再發3G牌照。

    競投將采取甄選及競標相混合的形式。首先是甄選,在有關的公司提交了正式的申請之後,如甄選過程有超過4家的公司通過,政府將立即舉行拍賣。競標者需繳納25億港元的定金。如果隻有4家公司通過資格審定,3G執照將以底價出售給他們。

    底價出售後,第一階段競標價將是未來運營商網絡營業額的5%,前5年最低保證金為每年5000萬港元,第六年起最低保證金將逐年遞增,直至執照15年期限結束為止。

    按照這樣的算法,每張牌照的淨現值將高達765億港元。因此,本次競拍,吸引了眾多業界人士的關注。而其中李嘉誠的和黃更是豪氣衝天,誌在必得。

    3G是第三代移動通信的簡稱,包括標準的製定、係統網絡、終端應用開發等在內的一個整體概念。在第二代移動通信係統中,沒有統一的國際標準,各種通信係統之間彼此互不兼容。

    但在3G時代,融合將成為最重要的特征。在3G方麵已投入龐大資金的和黃集團,其最大的對手沃達豐表示可能放緩興建3G網絡的速度後,沃達豐的股價當即下跌47%。

    和黃集團總經理霍建寧卻表示,沃達豐等眾多國際主要對手紛紛延遲推出3G服務,給和黃帶來絕對優勢。在2G時代即將過去的時刻,選擇和投資3G並搶占有利的地勢,是李嘉誠對未來電信的一個預期。

    2001年以來,歐洲的3G牌照拍賣是熱點,也同樣是和黃的重頭戲。和黃集團的歐洲化3G策略的重點是集中發展英國和意大利的3G市場。和黃集團曾聯合日本與荷蘭公司,成功取得英國的3G執照。

    在亞洲,和黃集團除了誓奪香港3G牌照,也有意在印度及一些東南亞國家參與3G牌照競投和經營。

    隨後,在意大利取得3G的經營牌照更是顯示了和黃歐洲策略的堅定和紮實,但3G的發展並不如李嘉誠設想的那麽樂觀,並且從2002年起,3G的虧損逐年增大。

    電信投資畢竟需要時間來創建網絡和消費者群體。設備商需要運營商埋單,運營商則是由消費者來埋單。可是,消費者有時並不給運營商麵子。因為消費者看不到自己對此有多麽必要的需求。而且不論還沒影兒的3G,就連用於過渡的25G技術,運營商都沒能找到讓消費者心動的理由。

    和黃的3G手機機型款式少,體積龐大,還極耗電,但賣得並不算糟,關鍵在於和黃提供了特別低廉的話費套餐,以及對高級別語音、圖像等多媒體內容的處理、傳輸。在這種現狀下,原本的高端路線最後不得不選擇大規模降價以贏得市場。

    2004年被定為3G年,歐美各大運營商也紛紛推出3G,3G在全球立即呈現出燎原之勢,和黃勢必成為最大贏家之一。

    和記黃埔旗下和記電訊3G業務——“3G香港”服務,是在2004年1月正式推出的。其香港中環旗艦店的開業儀式熱鬧非凡,舞獅表演以及喧天的鑼鼓,吸引了不少媒體和市民前來“湊熱鬧”。為了更好地推銷3G手機,“3G香港”推出的服務收費和手機價格,都比市場事先預期的要便宜。

    推出伊始,“3G香港”又提出,客戶若在2004年2月28日前辦理“上台”選用3G服務者,即可享有多項優惠。

    “3G香港”還通過一係列電視廣告、100部印有“3G香港”廣告的出租汽車,以及開放銷售點讓客戶試用3G服務等,加深香港市民對3G的認識。3G手機的優越性,加上“3G香港”優惠的營銷策略,連日來吸引了不少香港市民到網絡商的門市了解3G所提供的服務。

    有市民在了解有關服務後便一擲數千港元購買手機“上台”,有人甚至購買數部手機,有的門市更一度出現排隊輪候購買手機和“上台”的人龍。

    2004年3月,李嘉誠公開表示,和黃3G業務的虧損為183億港元,主要是因為3G手機銷售上升而導致補貼增加,早前定下的2003年年底取得100萬名3G客戶的目標也未能如期達到。

    由於電信業先期投資巨大的特點,在未來電信市場的爭奪中,是否有足夠的耐心不追求眼前利潤、精心培育市場,將會成為成功的關鍵之一。

    歐美政府出於對3G市場的盲目預期,采取了殺雞取蛋式的牌照拍賣方法;由於同樣盲目地對暴利的追逐,歐美很多運營商大規模投入3G,造成了過去幾年全球電信業務市場的低迷。

    雖然3G牌照也給李嘉誠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困難,但他無疑是高瞻遠矚的。他懂得以自己在資本層的實力精心培育3G這棵幼苗,以期獲得更大的回報。

    為了將風險降到最低,李嘉誠於2004年把其旗下的電信資產分拆上市,把3G虧損的影響孤立起來,不向外擴散。此舉把3G的困擾徹底解決了。

    2004年5月,和記黃埔宣布,其3G手機用戶在近兩月增長迅速,公司在全球3G用戶總數已達173萬。

    與此同時,作為商人的李嘉誠,他的眼光並不隻是局限於3G的眼前利益,中國西部的投資將是他人生的又一大手筆。通過對中國西北部的考察,李嘉誠及其長實集團董事局決定投資成都、重慶等地。

    2002年春,和記黃埔進入四川。他們首先以2135億元在成都購下南城一塊總麵積為1036畝的土地,用於興建新樓,除此之外,在成都先後建起了南城都匯、天府麗都和喜來登大飯店等物業,至於後來興建的溫江項目,更是李嘉誠西部之行的豐厚碩果。

    如果說李嘉誠在四川成都的購地僅僅是開發大西北房地產業的第一步,接下來李嘉誠興兵的地點選在了長江和嘉陵江交匯處的山城重慶。

    李嘉誠初看山城,多給他以陳舊破敗的印象,特別是建在群山半腰間的那些樓盤,很像他在香港到處可見的倚山而築的民居。不過,重慶的地皮與香港相比,地價的懸殊,是他渴望來此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

    其實,早在李嘉誠大西北考察之前,和記黃埔於1997年香港回歸的當年秋天,就悄悄地開進了重慶。當時,李嘉誠對在長江以北地區獲得投資的巨大回報還不報任何奢想,他僅僅希望麾下的和記黃埔能在重慶搞出一係列的房地產樣板,然後才請董事局討論是否需要重金投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