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李嘉誠費了許多唇舌講好了一樁生意,屈指一算,利潤幾乎剛好與成本持平。像這樣的生意即便做得再多,在精明的老板李嘉茂那裏也注定不會得到優厚回報的。

    “如果我想在五金廠立穩腳跟,就必須做幾單大生意,否則我在五金廠遲早會栽跟鬥的。”李嘉誠這樣想著,自感肩膀上的壓力與日俱增。他擔心在這裏若長期打不開局麵,李嘉茂會對他失去信心,李嘉誠隨時都有可能被“炒魷魚”。如若在這裏以被人解雇收場,那麽他又如何麵對母親,麵對舅舅?

    5.不滿現狀再度跳槽

    李嘉誠開始將目光盯向君悅、太古、半島、文華、鏞記等幾家大酒店。據他了解,這些酒店客房中用量較多的小鐵桶,一般都是由某些大五金廠定期將鐵桶按時運到酒店的,而且物美價廉。難怪即使是李嘉茂這樣精明的老板出麵,也多次在大酒樓老板的麵前頻頻碰壁,原來,他們早有供貨廠商了。

    看來李嘉誠想與這類大型酒樓做成生意,幾乎沒有希望。可他就是不甘心,李嘉誠認為,同樣的事情,別人不成功並不一定就等於自己也不能成功。成功與否,隻有去做了,盡力了才會無愧於心。這種觀念已成為李嘉誠做事的準則。

    五星級君悅酒店門前守候的侍應生,通常見了汽車才笑臉相迎,但他們見到李嘉誠這樣的布衣草民是個例外。李嘉誠相貌奇偉,再加上溫和的性格,侍應生往往都對他網開一麵。然而,要上樓麵見老板,遠非他入門那麽容易。

    在這裏,即便酒店的服務生和侍應生,見老板都並非易事。至於外來的客人,貿然登堂談小鐵桶生意,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在三樓老板辦公室門外的接待廳裏,女秘書還是攔住了李嘉誠:“對不起,老板肯定不會接待你的,我也不敢進去通報。因為像五金廠這類生意,我們酒店肯定是不缺貨的。”

    李嘉誠無奈,隻好退出了接待廳。但他想起走進酒店大門所經曆的波折,又感到即便生意無望,至少也該與老板見上一麵,不然他會覺得遺憾,於是就站在廳外的走廊裏等。一小時後,那位女秘書經過走廊時竟發現李嘉誠還在這裏,心有不忍,破例向老板作了匯報。果然不出女秘書所料,老板嚴厲回絕:“不見推銷員!”

    聽罷女秘書反饋的信息,李嘉誠悵然下樓,但又一想,仍然感到進一次酒店實在不易,要想辦法把事辦成,於是他就坐在樓下大廳的沙發上等待時機。

    他認為,老板一定會下樓的,如能等到老板,上前介紹一下五金廠的狀況也不枉進了君悅酒店一次。沒料到,老板直至中午時分也沒有下樓,倒是下午,女秘書因事下樓又意外地發現了李嘉誠。她再次為這年輕推銷員的至誠精神所感,她決定幫助這個推銷員一把,於是她又一次向老板作了匯報。

    老板發現,出現在自己麵前的年輕推銷員居然身姿瀟灑、儀表堂堂,這時他的心情忽然變得愉快起來。多年來,他所接觸的推銷員,大多是見了麵就遞紙煙,或點頭哈腰、滿嘴阿諛之詞,十分令人作嘔,甚至讓人沒有心情談生意了。

    可李嘉誠雖也麵帶笑容,渾身卻有股高雅自重之氣。見到老板,他剛提到小鐵桶,老板就打斷了他的話。李嘉誠情知苦等幾小時的最後結局,隻能是遭到拒絕。於是,他禮貌地向老板致意,然後告辭出門。

    李嘉誠退出辦公室後,老板反複思索,感到這位推銷員雖地位卑微,卻禮貌而從容;盡管他為推銷自己的產品說盡了好話,但又與那些媚顏卑膝的來客有本質的不同。

    就在老板自感遺憾之時,走到樓下的李嘉誠忽然又轉身上了樓梯,他也感到自己剛才忙中出差,有一句最重要的話尚未來得及向老板詢問,於是,他再次走進了那間地板鋥亮的辦公室。

    麵對轉椅上老板那雙驚愕的眼睛,李嘉誠恭敬地上前一步,謙和地說:“是這樣,我剛才就這樣匆忙下樓其實是不禮貌的。因為我還沒有征求先生對我推銷方式的意見呢。因為我很年輕,也是剛做這種生意,所以難免有些不諳此道。我對先生並無其他所求了,隻求先生能從長輩的角度,給我的推銷方式提一點寶貴的意見。”

    老板這次不能不對李嘉誠刮目相看了。依他多年的經驗,凡在這裏碰壁的推銷員,十有八九都是摔門而去的。麵前這位年輕人,溫文爾雅且又知書達理,渾身透著種書卷氣。而老板也是有學識的生意人,所以他對李嘉誠的再次上門頗有好感。於是他起身讓座,並叫秘書上茶。

    老板坐下來認真地與李嘉誠對話。老板說:“年輕人,並不是你在推銷過程中有什麽不禮貌,應該說你是個很會做事的人。你當推銷員也很稱職。隻是你們五金廠太小,產品也不可能登大雅之堂,尤其是像我們這樣的大酒店,一般都從有名氣的廠家進貨。所以我隻能拒絕你了,請你原諒。”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