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辛在德國政治經濟落後的情況下,勇敢地揭露封建統治階級的腐朽,批判宮廷文藝,宣傳啟蒙思想,提高民族覺悟,為德國文學開辟了新的陣地,給了同時代和後代的作家以深刻的影響。歌德

    歌德(1749~1832),原名約翰·沃爾夫岡·歌德,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的偉大詩人、作家和思想家,他的創作把德國文學推向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峰,並對歐洲文學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是歐洲文學史上一個具有重要地位的人物。

    歌德出生於美因河畔法蘭克福市一個富裕市民的家庭。祖父本是一手工業者,經商致富。父親從事法律事業,但一生不得誌,曾買得宮廷顧問的職務。母親是當地市長的女兒。少年時期的歌德曾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愛好文藝。

    1765年,歌德按照父親的意願到萊比錫大學攻讀法律。但是,他對法律不感興趣,徑自學習文學、繪畫、自然科學,在宮廷文學和古典主義文學的影響下,學習寫詩和劇本。1768年因病輟學。

    1770年,歌德病愈,到斯特拉斯堡大學繼續上學。斯特拉斯堡地處德法邊境,較多接受法國革命思想的影響。斯特拉斯堡也是“狂飆突進”運動的策源地。歌德在這裏接受了盧梭的影響,接受了斯賓諾莎的哲學思想,更重要的是他結識了“狂飆突進”運動的領袖赫爾德和一批青年作家。赫爾德引導他學習荷馬和莎士比亞的作品,引導他收集和學習民歌,從而使他擺脫了宮廷文學和古典主義的影響。在這時期,歌德寫出了一批感情真摯、旋律優美的抒情詩,如《歡會與離別》、《五月之歌》、《野玫瑰》等,這些作品至今仍被人們認為是德國詩歌史上膾炙人口的名篇。

    1771,歌德獲得斯特拉斯堡大學法學博士的學位,結束了自己的學業。回到故鄉後,做了一名律師。但是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文學創作上,寫出了一批體現“狂飆突進”精神的優秀作品,成為他青年時期的創作高潮。

    為了塑造具有反叛精神的形象,歌德曾從曆史著作和古代神話中汲取題材。1773年他完成了一部曆史劇《鐵手騎士葛茲》。這部作品取材於16世紀宗教改革、農民戰爭時期的德國史實。

    劇中主人公葛茲原是當時的一個騎士,他反對大封建主,參加過農民起義,後來背棄農民,因失敗而被囚。歌德懷著極其興奮的心情讀了有關葛茲的史料,稱他是“最高貴的德國人”。經過六周的努力,歌德便用葛茲的事跡寫成了一部劇本。在劇中,歌德以生動的戲劇場麵,再現了宗教改革時期複雜的社會圖景。劇中所描寫的那個分崩離析、充滿著暴力壓迫和陰謀詭計,因而矛盾重重、動蕩混亂的社會,也使人聯想到十八世紀的德國,激起人們對於封建統治的仇恨。

    在歌德筆下,葛茲是一個善良、正直、勇敢、堅毅的人,一個爭取自由的英雄。他反抗大封建主和大主教,擁護皇帝,希望建立一個統一的德國,直到臨死仍在呼喚著“天國裏的空氣呀!——自由!自由!”他的反封建爭自由的傾向體現了“狂飆突進”運動的精神。所以恩格斯稱讚這個劇本是“向一個叛逆者表示哀悼和敬意。”葛茲形象也有沒落騎士的局限性。他以個人力量反抗封建主,實際是維護騎士的獨立地位。他被迫參加農民起義,力圖把起義限製在溫和的範圍之內。

    在藝術上,這個劇本有意學習莎士比亞而不遵守“三一律”。劇中場麵豐富,情節複雜,人物眾多,語言生動,但不注意舞台技巧,難於上演。劇本發表後,轟動了整個德國,一時間仿效之作蜂起,形成了一個寫曆史劇、寫“騎士劇”的熱潮。歌德因而獲得全國的聲譽,成為“狂飆突進”運動的主將。

    這一時期,歌德還著手寫詩劇《普羅米修斯》。這部作品的思想傾向與《鐵手騎士葛茲》一脈相承,不過它不是運用民族曆史題材,而是古希臘神話的題材,為的是更便於創造理想化的人物。劇本隻寫了前兩幕和第3幕的片斷,但普羅米修斯形象的反叛精神已相當突出。他按照自己的形象創造了人,領導人類反對宙斯的神權統治。他蔑視神威,譴責神的不義。這些都表達了德國先進分子的覺醒。

    青年時期歌德最重要的作品是一部小說《少年維特之煩惱》。這是他根據自己1772年在魏茨拉實習時的一段生活經曆,又綜合了其他的一些見聞而寫成的作品。小說不是取材於曆史和神話,而是取材於現實。主人公是德國青年維特,他與綠蒂的一段愛情悲劇構成了作品的情節基礎。

    維特是18世紀德國進步青年的典型形象。他思想敏銳,才華出眾,熱情奔放,渴望自由。他崇拜大自然,熱愛淳樸的村民和天真的兒童,向往著人的自然天性能得到解放。但是,圍繞著他的環境卻是一個腐朽、頑固、庸俗、鄙陋的社會。公使館裏的繁文縟節,上司的無理挑剔,使他陷於無所作為的境地。森嚴的等級,貴族的傲慢無禮,更使他怒不可遏,他的才能招來市民的妒恨,他的美好理想招來人們的非議。維特與周圍的現實格格不入,孤獨而愁悶。當他看到賢淑、善良、勤勉的綠蒂時,他仿佛在醜惡的現實中發現了美好的人。在維特看來,綠蒂是質樸純真的人的自然本性的體現,便寄以全部的熱情和無限的崇拜。然而,綠蒂也跳不出平庸生活的圈子,她寧肯服從禮俗而犧牲愛情。這就使維特陷入絕望的境地。維特的性格過於軟弱。他憎恨周圍暮氣沉沉的現實,但隻是停留在孤獨的感傷和憤慨,或者想到用刀子捅進自己的心坎,割破自己的血管,並不去改變現實。最後以自殺了此一生。維特的自殺是他對那個令人窒息的社會所進行的孤獨而消極的反抗,也是他憎恨社會又找不到出路的必然結果。

    小說通過維特這個叛逆者與周圍環境之間的矛盾,對於當時德國的醜惡現實進行了深刻的批判,對於封建的德國社會進行了公開的挑戰。

    小說采用維特致友人與致綠蒂的書信以及他的日記片斷的方式寫成,分為兩編。這種文學形式把敘事、抒情、描寫、議論自然地融為一爐,既便於直抒胸臆,使全書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又便於對素材進行自由靈活的裁剪,通過主人公的主觀感受,深刻地反映社會現實。

    這部作品突出地表達了德國進步青年的情緒,所以它一出版就受到了青年們的狂熱的歡迎,許多人從中找到共鳴,不少人模仿維特的服飾,一時形成了“維特熱”,甚至有人學維特而自殺。為了使小說不再產生不良後果,歌德在小說1775年再版時,在第二編之前加上一節序詩,勸導青年們“做個堂堂男子而不步維特的後塵”。這部小說不僅在德國風行一時,而且很快就被譯成歐洲各國的文字,在國際上引起轟動。

    1775年11月,歌德生活史上發生一件具有轉折意義的事情。他接受卡爾·奧古斯都公爵的邀請,來到了魏瑪,後來就定居在這裏。當時的魏瑪公國不過是一個麵積僅僅36平方英裏,人口僅有10萬的封建小邦。歌德卻以為魏瑪的統治者比較開明,自己可以在這裏從事實際工作,施展才能,實現抱負。因此,不久他便在魏瑪的朝廷中做官。先任樞密顧問、樞密大臣,後升任內閣大臣,主持魏瑪公國的政務。整整10年間,歌德很少進行文學創作而忙於行政事務。他熱心地實行社會改良,如整頓財政,精簡軍隊,恢複礦山,修築公路,減輕農民賦稅,發展文化教育等等,有時還要侍奉公爵出遊狩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