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配置,蘋果賣到上萬是理所當然的。

    但小米如果敢超過4000,就是忘記了初心,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尤其是在華夏本土,這樣的思維比米國本土還要劇烈的多。

    可偏偏這年頭還沒有後世什麽驍龍多少代芯片,多少內存,屏幕多少刷新率,攝像頭多少像素之類的硬件指標,讓觀眾們看到硬件配置和售價就直呼真香。

    這年頭手機根本不存在性價比這種意識,有沒有人會去比較手機硬件和價格之間的關係。

    倒不是說顧客們沒有興趣比較,而是畢竟這年頭網絡信息不發展,信息是嚴重的不對稱的,用戶們根本無法得知各個手機的配置,以及同等配置的手機的價格去比較,自然也就很難用性價比,或者是“為發燒而生”這樣的玩意來了。

    總而言之,大千在98和99年的失敗,就是品牌的問題,是品牌的建設沒有達到諾基亞和摩托羅拉的水平,或者說是遠遠的還有差距。

    至於在99年後來追上的三星和愛立信,其實靠的就是大千賴以製勝的兩個法寶。

    首先是三星,他們衝到了手機銷量第4名的位置,靠的一是三星電子的大名,以及香甜的價格!

    三星手機的價格在同等功能和配置下,和大千的價格基本上一樣,所以同樣非常具有競爭力。

    第二靠的就是三星推出的彩屏手機:三星蓋樂世1.

    這款三星推出的99年旗艦手機,成為了曆史上第1台支持彩屏的,能夠量產的手機。彩色的手機屏幕,讓整個手機市場為之震撼。

    而哪怕是彩屏,也依然隻賣999的價格。而且三星蓋樂世1還推出了mini版本,雖然配置低的一比,但隻要願意花799美元,就同樣能夠買到一款彩屏手機,這更是讓市場趨之如騖。

    這一年,不知道有多少中產階級,以及追求著酷炫功能的窮人,花錢購買了蓋樂世1或者是1mini,光是憑借這兩台手機,三星手機在99年的銷量就突破了1500萬台。

    其中三星蓋樂世1mini,居然逼近了大千1的年銷量。

    至於愛立信手機,則是憑借他們傑出的音樂功能!

    愛立信在99年推出的SH888手機,則將音樂手機的概念給玩了起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