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周 團隊成長

    周一:從自我辯護到自我反思

    20世紀90年代初,博士還是很吃香的年代,上海有一所中學引進了一名博士來當老師,當時中小學引進高端人才還是很稀奇的事,上海的各大媒體都做了報道。可是,博士老師上崗不久就被認定為無法勝任教學工作,便被派到圖書館去編書目去了。那時候大家普遍認為學校不需要這麽高學曆的人才,認為這是人才“高消費”導致的問題。我的觀點是,教育行當就得人才高消費,可問題是這名博士不是教育行當所需要的人才。

    教育行當所需要的人才,應該有紮實的學科基礎,同時保持很強的靈活性。紮實的學科是教師專業的起點,但是課堂教學是在與人打交道,意料之外的變化時常發生的,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控製力,並隨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瞬間做出明智的決定。

    傳統的客觀主義知識觀認為,“凡是知道的就一定能言說,不能說出來的就不是真正的知道”“真正的知識應是明確的、客觀的、超然的、非個體的”。1958年,英國科學家兼哲學家邁克爾·波蘭尼在其代表作《個人知識》中首次提出了“緘默知識”的概念,從而挑戰了這一觀念。波蘭尼的緘默知識理論的核心觀點是“我們所知道的多於我們能夠言說的”,認為人類的知識有兩種:顯性知識和緘默知識。顯性知識是指能言傳的、可以用文字等來表述的知識;而緘默知識則是指不能言傳的、不能係統表述的那部分知識,緘默知識常常是不能通過語言、文字或符號進行邏輯說明的,隻能在行動中展現、被覺察到和感覺到,隻有在一定的情景中才能被激活。

    教師的教學就是一個存在著大量緘默知識的專業領域,教學的藝術性正是體現了教學過程中存在大量的尚未規範化和未顯性化的知識的運用。

    那如何才能豐富自己的“默會知識”並使教學充滿靈活性?“反思”是唯一的法門。所謂“反思”,就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簡單地說,就是你要把自己當成局外人,以此來理解自己的行為與學生的反應之間的動態的因果聯係。你既是一個演員,又是一個評論家。

    反思最大的好處是促進“自我認知”,反思可以讓人認識真實的自我,這是接受自我並提高自我的前提。老子在《道德經》中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要“認識你自己”,說的都是自我認知。

    美國心理學家喬(Joseph)和韓瑞(Harrington)對於“自我認知”進行了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著名的“喬韓窗口理論”,認為,每個人的自我,根據自己知不知道,別人知不知道,可以分為四個部分:盲目的自我,秘密的自我,公開的自我,和未知的自我。

    認識自己為什麽那麽難?因為有些自我是“盲目”的,你周圍人知道而你卻不知道的自己,就像大家認為我外向而我實際很內向。有些自我是“秘密”的,因為別人都不一定能了解到,隻有你自己最知道的那個自己,比如我喜歡抱著枕頭睡覺,別人是無法得知的;有些自我是“公開”的,外人知道你也知道,比如我很勤奮但長得也不好看;有些自我是“未知”的,隻有通過測試或反思才能被發現自我。

    其實今天說反思,反思不屬於人的“本能”,因為人的本能是為自己辯護的。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卡羅爾·塔夫裏斯有一本寫得很不錯的書《錯不在我》,書中說到,犯了錯之後的自我辯護是一種自動完成的保護機製。自我辯護的本質是認知失調,認知失調就是當自己的行為和事實發生衝突的時候,人們就會想辦法調和這種矛盾,讓它變得統一。我們知道錯誤導致的結果會帶來一係列負麵情緒,傷害我們的身心。但是大腦會保護我們的身體,大腦是不會讓身體經常受這種折磨的,所以一開始把責任推卸掉就是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所以,其實教師本身是不太願意做自我反思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