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批判性思維”。有人一聽到這個詞就發怵,因為經曆過“文革”年代的人都知道什麽是大批判,而大批判又是如何的血雨腥風,其實這是對批判性思維的誤解。華中科技大學校長李培根教授在2017年11月的一次題為《批判性思維到底和我們有什麽關係?》的演講中說:“有人建議,不要用批判性思維這個詞,認為用審辯式思維比較好。我聽到這個之後,第一反應覺得不奇怪。因為曾幾何時,批判這個詞是跟鬥爭緊密聯係在一起的。那個年月的‘批判’可能讓上了年紀的一些人記憶猶新,且心有餘悸。其實,批判性思維是一個正麵的詞,領袖們都善於批判性思維。我們既然信仰馬克思主義,為什麽擔心批判性思維這個詞?”

    批判性思維(Critical Thinking)是一種思維的技能和思想的態度。或者說,我們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就是要讓他們學會運用批判性思維的方法來思考問題。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和國際組織都將批判性思維列為學生的核心素養。早在1998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就把“培養批判性和獨立態度”視為教育、培訓和從事研究的使命之一。美國教育委員會說:教育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也就是“熟練地和公正地評價證據的質量,檢測錯誤、虛假、篡改、偽裝和偏見的能力”。

    下麵我們來看批判性思維的四個方法,看看我們具備了批判性思維能力後還會不會上當?

    第一,質疑話語背後的基本假設。

    最近我的右眼飛蚊明顯增加。妻子對我說“你要是早點把煙戒了,哪裏會有飛蚊?”妻子的這句話有問題嗎?我是一個批判性思維者,我受過的思維訓練讓我立刻意識到妻子這句話背後隱藏的基本假設,“吸煙與視力有關”。這個基本假設是對的嗎?顯然不對,飛蚊症與我的高度近視眼和年齡有關,而妻子之所以會扯上吸煙,是因為她一向對我吸煙的毛病耿耿於懷,她固執地相信我的一切其他問題的根源都是香煙引起的,吸煙簡直成了“萬惡之源”。所以發現並質疑這些基本假設,是批判性思維的基礎。

    第二,檢查事實的準確性和邏輯一致性。

    如果你到上海,接觸到一個上海男人,感覺這個男人不夠大氣,於是你就發感歎,上海男人到底小氣。接觸了一個不夠大氣的上海男人,怎麽就能推導出上海男人都很小氣呢?你的邏輯有問題。

    於是你改口了,說:不對,我糾正一下,是這個上海男人很小氣。可是,你怎麽就能憑著偶爾一次接觸就能判定這個男人小氣呢?你的邏輯還是有問題。

    於是,你再次改口,說:今天,這個上海男人很小氣。可是,今天這個男人對你很小氣,能不能說明這個男人很小氣呢?也許他對別人都很大方呢!還是邏輯不對。

    所以,最後你最終決定這麽說:今天我遇到一個上海男人對我很小氣。這就對了。

    第三,關注特殊背景和具體情況。

    一個年輕小夥在公交車上沒有給大爺讓座,是因為小夥不懂禮貌嗎?恐怕未必吧!也許今天失戀了很痛苦;也許家裏遇到大事,心事重重;也許身體不適……

    第四,尋找其他可能性。

    電視訪談一個小孩子:如果飛機要墜毀了,隻有一個降落傘,你怎麽辦?孩子說:我背著降落傘跳下去。所有觀眾哄堂大笑。大家都認為那個孩子是個童言無忌的怕死鬼。孩子在大家的笑聲中急得哭出來了。他說:我是去找人來救大家。所以,你不一定都是對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