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日子玉陵城實在是有些不平靜,連帶著玉陵城的百姓都開始見怪不怪起來,就如同今日翰林院鬧出那麽大的動靜最平靜的反倒是這些玉陵百姓了。

    其實也不是他們不想湊這份熱鬧,隻不顧這翰林院原本就不是尋常百姓可以隨便靠近的地方,不像是國子監,相對於翰林院國子監雖然位於內城之中卻相對於尋常百姓來說要親近不少。

    雖然國子監也不是可以隨便出入但是每隔一段時間便會有先生在外城講學,而且會定期組織一些學子儒生入國子監進行學識交流,而且這些學子書生不分貧富貴賤,如此一來這些普通百姓對於國子監的了解倒是要比翰林院多過許多。

    況且今日,早在楊文鋒入翰林院之時就有巡防營在翰林院周圍美名其曰“抓捕江湖罪犯”而清場,如此一來翰林院那麽大的動靜竟真的沒人注意到。

    當然,所說的沒人注意指的僅僅是普通百姓而已,對於江湖人士和有心人來說那邊的動靜絕對不小,甚至稱得上是驚濤駭浪了。

    徐太師用那一枚印章汲取無數儒家氣運匯聚於翰林矩陣之中,此刻的翰林院內莫說是一名成勢,就是再來幾位想要破開這矩陣也絕非易事。

    如今的翰林院就像是被一條大江淹沒,偏偏置於其中的人反倒是可以隨波逐流,但是若要截斷整條大江,將整條江水汲取殆盡卻難如登天。

    就像是此刻的楊文鋒,他隻是稍稍嚐試著往前探了一步整個人就被拋飛出去,落地之後體內原本早已枯竭的氣機算是徹底潰散,他本想試著站起來卻最終力所不及,幹脆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怎麽小子,這就不行了?”耳邊傳來朗聲一笑。

    “書聲入耳如晨鍾暮鼓,克己複禮;行乎禮而行,這裏每日書聲不斷,當得起天下行禮!”利於空中的太師驟然舉起雙臂,四方氣運除了一半流入那方在空中搖曳的印章之外其餘皆縈繞於他周圍,如春風相隨。

    隨著他輕聲開口,整個翰林院頓時響起陣陣讀書聲,這讀書聲傳遍翰林院每一處又傳出周圍,與此同時,隨著這些朗朗書聲響起,陸續有幾位如山嶽一般的身影浮現在了翰林院周圍。

    開始不過一位手捧書卷,緊接著便又有一位捏子而立,不過須臾功夫便出現了整整五道身影立於翰林院周圍,他們或青衫長袍,或仰頭長歎;或對酒當歌;或負手而立,隻有一點相同,他們都是這世上最為意氣的讀書人。

    “大手筆啊,五位儒家聖人,如此一來就算是沒有道理也變得有道理了,你說是不是?”有人不知是自言自語還是在和楊文鋒說話,反正他楊文鋒是聽得一字不落。

    “難怪你小子不行,你看看,這口口聲聲的聖賢之語,就算是我呀,都不知道該講什麽道理了啊!”

    “狗屁道理,不過是欺人太甚,人多了不起啊!不過是欺我年幼實力不濟罷了。”似乎是終於受不了耳邊老人的碎碎念,楊文鋒有些生氣的罵了一句,其實或許更多的是不甘。

    “其實啊,還是有些道理的,隻不過這些道理卻不是你的道理罷了,既然今日是你來此地,那麽不妨說說你的道理?”老人笑了一聲,像是在問楊文鋒但口氣卻更像是肯定。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