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他如今也和那兩個世界的人打交道,但那也是建立在彼此規矩之內的打交道,若是天淵洞開則不然,但時跨過天塹哪裏還有什麽規矩可言?所以這消息讓他不得不驚,不得不重視,以至於多年平靜的心態最終出現動搖。

    “這些年太師也曾感覺天淵異像,加之天星閣觀星種種跡象表明,或許天淵真的要再次大開,可是我沒想到會如此之快。”武皇歎了口氣終於又穩住心態,盡管他心裏早有準備,但是此刻還是沒有那麽容易釋懷。

    “陛下放心,雖然有那麽一絲感覺,但細細琢磨應該不是,況且,況且楊繼不是仍在天淵嗎?”紅衣太監的話說了一半有些猶豫,最後還是說出了那個名字。

    不得不說,當年天淵洞開最大的受益者在紅衣太監看來天道城的那位算是一個,另外一位就是麵前的這位天淵國主,或許還有一位楊王也算的上,不過現在在紅衣太監看來楊王已經走斷了他的路,離自掘墳墓已沒有多少時日。

    當年最大的受益者一位成為江湖君主,另外一位成為了人間帝王,不可謂不是機緣通天。但是代價呢,江湖紛亂武夫作祟尚且不談,那戰國國戰死了多少人間之人,正所謂有得必有失,隻不過失去的未必能得到罷了。

    聽到紅衣太監的話武皇輕輕點了點頭,而這個時候的程玨卻一聲不吭,他雖然貴為文華閣主,但是卻並未經曆過當年的建國,有些事他雖有些眉目但是卻並不去深究,就像此刻,他就像是皇帝身邊的扈從一般,兩耳不聞,一口不張,有時候知不如不知。

    他程玨以後起之秀能走到今天成為三閣閣老和當年打下江山的老人列坐其次並非隻靠才氣厚重如山嶽和書生意氣,其實所有和程玨熟悉的人都知道,三閣閣老之中,就他看起來最為樸實無華,但卻是真正的大智若愚。

    其實武皇對這為文華閣主也有些無奈,說他忠於江山社稷絕對沒錯,但是在武皇心裏卻總覺得對方身上少了一些東西,怎麽說呢,似乎是忠君愛國,但卻絕不僅僅忠於自己。

    “程老對於此事有何高見?”說到底武皇還是不能無視這位當朝閣老,於是手中拿起一卷書卷看似隨意卻並不隨意的問到。

    先前像是一直發呆的程玨此刻依舊不慌不忙,聽到武皇的話他稍稍沉默了片刻才開口:“微臣以為此事絕對不可能和天淵有關,這些年雖然楊府有些行事不合規矩,但是楊王此刻在天淵,就斷然沒有天淵異動而不動聲色的道理。”程玨拱了拱手,對於屠殺了戰國書生無數的楊王程玨說不上喜歡,但是他卻也不是昧著良心說話的貨色。

    不論對於武皇如何,楊家對於江山社稷和百姓安居來說絕對是沒得說的大功,就衝這一點就值得他程玨為其說上兩句公道話,況且對於楊家那二小子,程玨也是有些喜歡的,即便是這次的大鬧翰林院行事有些胡鬧莽撞還是不影響這一點。

    “你們兩個說的朕也想到過,但是今日翰林院之事畢竟起於楊家那個小子,加之朕得到了一些消息,所以說還是有些不放心呐!”其實武皇和誰都沒有說,此刻正有兩萬楊家鐵甲正徘徊於衡陽關外,若是得到這樣的消息不知麵前這兩位還能不能像如今這樣相信楊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