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說這樣的關係楊文鋒本不應該為難楊賀之子,但是在楊文鋒手中還有一些東西讓楊文鋒覺得很不爽,所以他才臨時起意決定如此行事,況且這樣的為難或許對這楊乾來說並不是什麽壞事。

    楊府有一假山名喚迷人眼,在那迷人眼下麵有一處秘密機構,機構名字叫做哨子,每天都有來自江湖和朝堂之上源源不斷的消息來到哨子處最終被歸納總結,記不清楚什麽時候楊文鋒曾經和楊王進過那哨子,當時正恰逢關於楊乾的一些事被送至那裏,而出於對老兄弟後輩的關心楊王曾看過一些,看完之後久久無語。

    那份資料詳細的記載了楊乾於何年何月為了得一良駒將一退役老兵當眾鞭撻,那良駒是那老兵相伴了大半輩子的坐騎,最終那在沙場活下來的老驥挨著老兵哀鳴而抵死不走,最終老兵倒地老驥被楊乾所殺,這事當時楊文鋒是和楊王一起看的。

    原本楊文鋒以為按照他這個便宜父親的性格一定會重重懲治楊乾,最不濟也要要他半條命,但是楊王並沒有說什麽,僅僅是長長的歎了幾口氣便把此事作罷,當時的楊文鋒對此十分不解,最終還是沒能忍住。

    “故人之子難下手,難不成別人的命便不是命?”當這話從十來歲的楊文鋒口中說出來的時候楊王怔怔的看了很久最終臉上露出屢屢無奈之色。

    “當年的血戰不容易,你不知曉那是何等慘烈,就說那楊乾的父親,那場血戰他身上的刀傷不少於三十處,這絕不是簡簡單單的勞苦功高便可概括的,自我征戰他便和我相隨直到我成為楊王他才娶親最終老來得子,就這麽一根獨苗你說我能扼殺讓他絕後?”楊王看著自己的兒子語氣中帶著濃濃的無奈之意。

    “你知道現在的禁軍統領吧,為什麽爹這些年對於那些朝中大臣無論是王公貴族還是儒道大家都沒有低過半分頭,但是每次見到禁軍統領蒙磊便躲著走?當年隨我進京的六部統領隻有蒙磊一人,後來因為其子入楊家軍在一場邊境混戰中因為犯事延誤軍機大事被你李叔斬了,從那以後蒙磊便自稱從未入過楊家軍,此話便處處和為父作對,但是為父從來都未曾怪過他分毫,甚至頂著一個怕了他的名頭也無妨。

    自那天淵血戰之後我不怕什麽朝堂之上那些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更不怕什麽血戰沙場流血流淚,我最怕的是這些當初的老兄弟一個一個的離我而去,當年一戰將楊家軍打沒了大半部分,這些活著的兄弟不僅僅是為他們而活,也是活著那些死去的兄弟的一部分,所以我要照顧好這些老兄弟,因為我怕,我怕如果他們在我活著的時候就遭罪等我死了就真的沒有麵目去見那些早早就下下麵的老兄弟們啊!”楊王仰頭長歎,一番話聽的楊文鋒也是無話可說。

    世事痛苦之事莫過於經曆生死最終反目,同甘苦而難共富貴,人都有一顆私心,所以對於楊王此番做法楊文鋒雖然不讚同但是卻也能理解。

    但是現在不同,如今楊家正處於水生火熱生死存亡之際,雖然有楊王開天門在先,後有楊延珠玉繼承,最終還有楊文鋒一顆暗子和三十萬楊家血軍,表麵看起來楊家還是威勢滔天但是楊文鋒知曉這也僅僅是表麵了,事實上楊家此刻正如那傾倒的危樓高廈,說不好哪天就完全傾覆而下了。

    若真是到了那一天楊家該依仗什麽?若是後繼都是想楊乾這樣的人那也不用看什麽對局了,結局早就已經注定,正是因為如此楊文鋒才選擇教訓一下楊乾,不求能改過,但是至少要表現一個態度,別以為靠著父輩功蔭就真的高枕無憂為所欲為,楊王做不出的事來我一個紈絝世子可是能做出來的。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