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錯,家師正是桃花仙。”

    謝桃花回答道。

    此言一出,所有人頓時倒吸了口涼氣,看向謝桃花的目光帶上了諸多敬畏。

    桃花仙謝清溪,無門無派,乃江湖一介散人,卻實力高絕,地榜有名,位列地磅十五,江湖人稱桃花仙。

    要知道,地榜有名者,無一不是宗師高手,且是宗師中的佼佼者,謝清溪能位列地榜十四,足見其實力之強。

    更可怕的是,謝清溪從出道至今,無一敗績,年歲方不過甲子,就已臻至如斯境,未來聖人可期,前途無量,被譽為江湖百年難得一見的才。

    唯一讓人詬病的是,謝清溪的武道進取之心貌似不足,整日裏寄情山水,尤喜桃花,自喻桃花仙,居於桃源山的桃源庵中,以桃樹為友,與桃花為伴,對花飲酒,恣意灑脫,悠然自得。

    所謂桃源山上桃花庵,桃花庵中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便如是也。

    據,謝清溪每日花在打理桃花、喝酒作詩上的時間,比修煉上的時間要多出一倍。

    就連《武評》亦有言曰:謝清溪武道資百年難得一見,但喜玩樂亦百年難得一聞,若可將玩樂之心放於武道之上三四分,聖人可期矣。

    由此可見,謝清溪武道資之不俗也。

    作為謝清溪的弟子,謝桃花亦非泛泛,年紀輕輕,就位列人榜第九,亦資絕世,假以時日,必成宗師。

    屆時,師徒皆宗師,未必不是江湖一樁佳話。

    而謝桃花之所以他和裴千歲源出一道,則源自江湖上的一樁佳話。

    當年,謝清溪還隻是一名手無縛雞之力、寄情山水的富家公子時,差點兒葬身虎口,幸而遇到了時年下山遊曆的魔山聖子,也就是如今的魔山聖君徐雲霄,徐雲霄於虎口之下救下了謝清溪。

    徐雲霄見謝清溪手無縛雞之力,就敢一人遊曆下,好奇道:“手無縛雞之力,亦妄想遊曆下,不怕死嗎?”

    謝清溪先是道了聲謝,而後灑脫道:“得見山水與日月,縱死亦無憾矣。”

    徐雲霄道:“山水日月身外物,何與生命論高低?”

    謝清溪反駁道:“山水長流,日月亙古,人之一命須臾間,可比乎?”

    徐雲霄放聲大笑:“山水日月存萬古,我亦萬古存地,怎不可比?”

    “反倒是你,眼中山水長,日月重,心中卻無山水,亦無日月,終其一生,也隻見方寸地與日月,隻得一風景與辰星,難見萬裏河山之廣,難知宇宙浩瀚之大,難曉滄海桑田之變,與螻蟻何異?”

    “可悲可歎!”

    罷,徐雲霄搖頭惋惜,踏空破雲去,徒留謝清溪愣在原地,若有所思。

    此後,謝清溪開始習武,一年而淬體,兩年而凝氣,三年而拓脈,四年而煉罡,五年而洗神,六年而通玄,七年而宗師,所謂的瓶頸與桎梏,在謝清溪麵前,就如紙張般,一捅就破。

    隻用了短短十數年,謝清溪就從一介手無縛雞之力的柔弱書生,變成了赫赫有名的地榜高手。

    而被問及習武的初衷時,謝清溪答曰:“欲見山河之美,欲得日月之麗,欲知地之廣,欲曉滄海桑田之變,我亦當與河山日月萬古長存矣。”

    僅僅因為一句話,江湖就多了一份千古風流,武林就多了一個傳,世間也因此多了一個佳話。

    江湖上將徐雲霄點撥謝清溪這一問一答之事,稱之為一語之師。

    因有救命點悟之恩,故謝清溪一向將徐雲霄當作恩師,而徐雲霄也從未否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