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璿街上,似圓臉少女和綠衣少女這般對話的人不在少數。

    自小太子和小公主周歲宴至今已過了快四年的時間,北寧山學院也已經在大寧京郊的北寧山腳下存在了整整五年了。

    五年時間裏,莫說是第一批入學院的學生,就連第二批也已經卒業了。

    那些從北寧山學院出來的學子們大多性格開朗、能言善辯,就算不長於文史,也有在其他方麵有一技之長的,就連那些埋頭學百工的學子們,在學出來之後也比那些跟著老工匠血了十數年的學徒要厲害。

    北寧山學院的學生到底是怎麽做到這種程度的,沒人知道,隻是這幾年的時間裏,京城乃至各州府的不少學子都開始對北寧山學院有所向往了。

    尤其是,北寧山學院除了年齡門檻以及品德之外並沒有對學子們設置任何限製,無論出身地位,隻要能通過入學考試的,北寧山學院全部照單全收,這讓太多家境貧寒、出身低微的學子們看到了希望,自然是想方設法、紛遝而來。

    至於那些出身高貴的學子們,原本他們是不屑於同這些百姓甚至是商戶和下九流出身的貧賤學子們一起在一處學習的,然而架不住北寧山學院的誘惑太大了。

    再貧賤的學子,從北寧山學院出來之後也會有一技之長、甚至憑著一己之力躋身官場,這一點可謂是前途無量,讓那些高出身的學子們也開始豔羨。

    況且除了這些,北寧山學院的負責人可是當今皇後娘娘墨雲汐;學院裏的先生雖然有身份高的也有身份低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皇後娘娘墨雲汐、現任刑部尚書墨雲寧、定國公蘇京墨都曾經作為北寧山學院的先生。

    就算是如今,北寧山學院也有不少既有身份也有名望、有實力的先生;再加上皇後娘娘的堂弟、景陽郡王鳳白元等貴人都是北寧山學院出身的學子,這樣的北寧山學院怎麽可能不讓人向往呢?

    如今北寧山學院在大寧已經極具影響力了,但凡有穿著標誌性群青色學子服走在街上的學子,總會被京城中的百姓報以客客氣氣的對待,就連那些財大氣粗的商戶乃至有權有勢的官家也一樣對這些學院的學子們比較客氣。

    畢竟不管這些學子們曾經出身如何,隻要從北寧山學院出來,他們就不會是碌碌無為的庸人。

    對於普通的學子,大寧的百姓們都如此客氣,更別說是北寧山學院的先生、同時也是大寧新任刑部尚書墨雲寧的大婚了。

    迎親的隊伍一路走過天璿街的十裏紅妝,最後緩緩進入了原本的墨家東府——在同鳳子蘭定下親事之後,原本的墨家東府便重建為了新的墨府,用來給墨雲寧作為單獨的府邸。隻不過誰也沒想到,府邸重建之後,居然又等了三年才用上。

    在墨雲寧同鳳子蘭定下親事、小太子和小公主的周歲宴之後不到一年,鳳子蘭的生母、已經是太妃的良太妃便因病故去了。

    在皇家,生母薨,乃大喪,需守孝三年不得婚嫁,所以墨雲寧和鳳子蘭的大婚,因為這一次意外又硬生生推遲了三年,直到如今才終於得償所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