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瑾臉上微紅,不過卻大大方方地站在林曉麵前,讓林曉打量,“嗯,不錯,這一回根基打得紮實,沒有浪費了你師父芬陀神尼的一番苦心,隻是這一切曆盡艱辛,可千萬記得,行事不可冒進、焦躁,但也不要失了勇猛精進之心。如今你也算是脫去牢籠,正是應當一飛衝天之時,日後峨眉三次鬥劍,可是正是你建立功德的大好時機。”

    對楊瑾說罷,林曉轉向芬陀神尼:“神尼,阿珍畢竟也曾在神尼座下聽講,也是因為這一點緣故,得以保持一點善心不變,故而還需要麵見神尼拜謝,阿珍,你且過來。”

    有了林曉的話,阿珍這才走到芬陀神尼麵前,拜倒在地,“神尼慈悲,以前是阿珍不懂,心中還有埋怨,如今才明白,若不是神尼指點,阿珍也不會有今天。”說著說著,阿珍的聲音也嗚咽了起來。

    看到芬陀神尼臉上含笑,楊瑾急忙上前將阿珍攙扶了起來,笑道:“姊姊不要如此,當初也是姊姊當初該有此番磨難,現如今也是否極泰來,姊姊應當高興才是,隻是望姊姊抱定初心,日後當時吾輩中人。”

    林曉笑道:“神尼,就先讓這姊妹二人去他處敘舊去吧。這種樣子,貧道看了,也是有些唏噓啊。”

    芬陀神尼笑道:“去吧,去吧,楊瑾與阿珍也是多年未見,自當好好敘談一番。不過今日見到阿珍得歸正道,貧尼也是心中高興,自當有所表示。”說罷,從寬大的僧袍袖中取出一張貝葉靈符,伸手遞給了阿珍,“這張靈符與當年貧尼賜予崔晴的那一張相同,隻要佩戴在胸前即可。”說罷,還看了林曉一眼。

    隻此一眼,林曉就知道畢真真二女與綠華的故事,已經被芬陀神尼得知了,不過,林曉並不以為意,修道界前輩扶持後輩,那是理所應當的,何況綠華本身也是淩雪鴻/楊瑾的侄女(轉世),林曉這個師(叔)祖自然隻是有歡喜罷了,何況,這也是很明顯的芬陀神尼示好之舉,又怎麽會覺得不舒服呢。

    “神尼有心了,不如連這兩個丫頭也給點好處吧?”

    “前輩果然名不虛傳,真是隨時隨地都會為後輩討好處。”芬陀神尼失笑,想來當年林曉在大雄禪師那裏的動作早已被大雄禪師傳給了佛門師兄弟,所以以芬陀神尼的地位,也是得知了,此時見到林曉故態複萌,也是很無奈,“貧尼自然不會吝嗇,不過前輩,楊瑾可是前輩弟子之妻,當年前輩賜予的寶物,可盡皆損毀,今日可莫要忘了啊,莫要讓貧尼覺得前輩是有了新人忘記了舊人。”

    這回輪到林曉有些尷尬,可是著實沒有想到芬陀神尼這等佛門大德神尼,也會這麽開起了玩笑,“楊瑾雖是今世應緣改了名字,但隻要她自己還認是貧道的徒媳,又怎麽少得了寶物賞賜,再說了,貧道此來為的不就是這件事嗎?!”

    林曉話一出口,芬陀神尼臉色就變了,這一回在龍象庵門口迎接林曉,固然是神尼尊重林曉是前輩高人,也是楊瑾丈夫的師父的緣故,可另有一點,那就是此前芬陀神尼測算天機,發現有關軒轅帝陵方麵的天機發生了混淆,要知道芬陀神尼在楊瑾轉世之後,對於軒轅帝陵中珍藏的帝陵二寶,可是非常重視的,雖然推測出來二寶在正式出世前,會有易手之厄,但結果卻是必然,但自從數月前五台山太一混元祖師與齊漱溟二次鬥劍身隕之後,這軒轅帝陵就出現了變數,軒轅二寶變得似是而非起來。

    而今日林曉到來之前,芬陀神尼再次測算的時候,忽然心血來潮,覺得關於軒轅二寶的事情,似乎馬上就會有個結論了,所以此時一聽林曉是專程為了給楊瑾送法寶或者寶物而來,臉上的神色立刻就變得鄭重了起來,“楊瑾,你順便帶著金姝、銀姝一起,先去觀賞一番倚天崖的景致吧。”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