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坐在水麒麟變化的白牛背上,伽因自然也被身毒人民當做了神靈,盡管也差不多少。

    水麒麟去迎接伽因的時候,獨自一個,自然是走得飛快,接到伽因之後,就不在著急,馱著女主,慢悠悠地趕路,不過就算如此,也不過一天多的時間,就來到了拘屍那迦,而此時已是黃昏時分。夕陽照在沙羅樹的樹葉上,泛起一道道金色光斑,微風之下,隻有沙羅樹葉的沙沙聲作響,嗅著隱隱傳來的沙羅樹法芳香,令人不知不覺中心情得以放鬆了下來。

    據說佛祖入滅就是在兩株沙羅樹之間,因而這沙羅樹也被視為佛家的聖樹,其樹葉也被作為書寫佛經的載體。後來麗山七老賜予李洪的靈符,就是用沙羅樹的樹葉書就的,不過隻是因為製作倉促,能用三次而已。

    另一種經常為僧侶記錄佛經的,就是貝葉,與沙羅樹不同,是出自貝樹的樹葉,屬於類似棕櫚樹的一種,因為貝樹(多羅樹)的葉子隻要經過適當的加工,就是天然的書頁,十分方便使用,所以當初以林曉的見識,就猜測過那部樹中佛經應當就是一部貝葉經文!

    如果林曉猜的不錯,那麽貝葉經書與裟欏雙樹相得益彰,甚至這部經書距離佛祖入滅的裟欏雙樹都不會太遠,所以實際上伽因搜尋的範圍並不大。而且為了表示對佛祖的崇敬,這部佛經肯定不會在裟欏雙樹的正麵和背麵,隻會在兩側方向,這樣一來,需要搜尋的範圍有縮小了許多。

    在裟欏雙樹佛祖入滅之處祭拜過佛祖之後,伽因很順利地尋找到一顆高大的沙羅樹。這顆沙羅樹足有六七人合抱粗細,在樹根往上大約七尺高下有一個不起眼的小洞,如同少年小臂,洞口周圍還刻有無數的細小梵文字母,距離的近了,就能聽到隱隱似有無數僧侶念誦佛經的禪唱,飄飄渺渺,卻莊嚴肅穆。

    這應當就是李寧所指的那部古樹藏經了。

    伽因在樹下跪倒,雙手合什,虔心通誠祝告,然後起身將手探入樹洞,沒有任何阻擋,就從樹洞中取出一隻木盒。木盒上同樣刻畫著無數的梵文字母,還有形態逼真的諸天神佛的影像,佛陀、菩薩、羅漢、金剛、天王、天女還有天龍八部眾,都刻畫得栩栩如生。

    木盒是長條狀,寬有寸半,長卻又四尺。打開盒蓋,從左至右,豎排這三組貝葉經文,時隔數千年,這貝葉經文依舊嶄新,略帶棕黃的色澤,顯得厚重如同大地高山,鐵青色的字跡字裏行間都隱現金色佛光,叫人一見,就心清神寧,如同回到了母親的懷抱。

    伽因也不急著翻看參悟,隻是將木盒重新蓋好,放出法寶囊中,再次禮拜佛陀以示感謝。然後翻身上了水麒麟的後背,現在要出發去雪雪老人的山穀,與林曉匯合了。

    天定經書歸屬,所以伽因尋找以及找到之後,都沒有任何事情發生,就連原本在佛陀入滅處修行的無數高僧大德,都沒有見到一個,就好像是進入了另一個空間一樣。伽因不以為意,隻當是佛祖的恩德,特意賜下經文,拜謝之後,也是徑自離去。卻不知道,此時就在拘屍那迦佛祖入滅處以外的城中,就有高僧在靜靜地看著伽因的一舉一動,隻不過佛門法術利用了數千年來這裏的無數願力,並沒有被伽因察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