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個有禮數的友。友你看,你右手邊應當是岩壁,你順著岩壁向前走一百二十步,就會走到頭,那裏地上有一個拉環,你用力拉起來,就會打開一道石門,老夫就在石門後邊等你。”

    “不會是什麽山精鬼怪之類的東西吧?還是被關著的感覺?“

    ”嗬嗬,友不必多疑,簇可是終南山聖壤場,哪裏有什麽山精鬼怪膽敢在這裏放肆呢!老夫不能親自營你,不過也就是因為老夫此時隻是一道靈識,可沒有打開大門的力量啊。”

    林曉聽了話,可是不敢再想了也不敢逃走,反而是快步來到聲音指示的地點,拉動拉環,打開了一道新的大門。

    朦朧的淡淡的白光從門後泄露了出來,那是一種很令人舒服的光線,很明亮但並不刺眼,讓林曉能夠輕鬆地就看到新的大門背後是一間排列的整整齊齊的木架的碩大空間。而那些木頭架子,林曉可並不陌生,幾乎在每一個道觀的藏書室都會看到的——書架子!而那些朦朧的明亮的光線就是來自於那一個個擺放整齊的書架子!更具體地,就是書架子上頂端隔板上鑲嵌的一個個圓珠子!

    不過,當那個蒼老的聲音再度響起的時候,林曉發現,原來無數的書架子中間,還有一張碩大的矮幾存在著,矮幾的後麵則是跪坐著一個一樣朦朧的老饒身影。

    林曉從聲音裏雖然感覺聲音的主人沒有惡意,但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所以林曉還是很緊張的,不過卻並不耽誤林曉對那個身影施以個道家稽首禮,用的還是樓觀道胡老道教給林曉的稽首禮。

    林曉雖然是熟讀道藏,但是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道家的出家道士,並不知道,真正的道士的禮節當中可是會通過不同的特點,來表露自己的出身派係的,比如樓觀道的禮節的特點,就和龍虎山的略有不同,真正的同道可是一眼就能認出來的。不過,這倒是讓林曉在此時賺了個大便宜!

    虛影雖然能感應林曉心中的所思所想,但那可並代表林曉具體想的是什麽都被他發現,而且更重要的是他沒有辦法搜尋林曉的記憶!但是林曉的禮儀動作,卻是讓虛影十分的高興!

    “友請起。不知友可是樓觀道門下?”虛影問話可是十分直接,不過不等林曉有所反應,就像程式一樣開始講述具體內容了。

    林曉占了大便宜還真是不假,這道虛影不是別人正是當年尹喜在終南山修道時收下的弟子之一,後來因為修行的資質比較差,就自動請求看守典籍經書的任務。

    尹喜嫡傳太上五千言《道德真經》,在老子西去之後,那就是留在華夏的道統傳人,一樣有很多弟子前來終南山追隨,而那個時代能入山修道的,沒有一個不是富裕、清貴之家的弟子,所以也就隨身攜帶了大量的各類】、各家的典籍,不過典籍多了,總要有存放的地方,於是就開山鑿石,修建了這座藏書室!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