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剪不斷理還亂,斡裏衍弄不清楚沙淨和喜龍的各自盤算,但是曉得楊誌去一趟,就能看出究竟,所以喝酒喝到下午,斡裏衍就早早地讓楊誌散了酒席,一群人帶著略微的酒意前往智泉寺。到了寺門,沙淨上前一通稟,不多時,主持大鑫禪師帶著兩名知客僧迎了出來,好在除了楊誌與斡裏衍都是熟人,眾人說笑著進了寺。

    香客一般都是趕早來進香表示心誠,此刻一大群人在寺門外耽擱自然引起街上行人和四周店鋪的注意,裏正苗五爺正要過來看個熱鬧,一雙手從後邊抓住了他的肘彎,是路邊麵攤的老板:“五爺,您這要上哪啊?”

    “那邊來了貴客,我瞧個熱鬧。”苗五爺嗬嗬笑道;麵攤的老板長得方正,盤下這個帶著草屋的麵攤幾個月了,和苗五爺處的不錯,麵攤老板提醒說:“主持都出來了,那肯定是大人物啊。”

    苗五爺一拍腦袋說:“是我稀裏糊塗,這種熱鬧哪能瞧啊。”

    麵攤老板微笑著說:“五爺,要不然在我這裏歇一歇,吃碗麵?”

    “一大碗。”苗五爺是熟客,自然曉得麵攤上分三種碗,同樣的一碗麵分量不一樣,要是江南人用的那種精致碗,看上去好看,自己隻能吃個半飽。麵攤老板答應一聲,熱心地把苗五爺讓到裏麵,立即煮開水下麵,抓緊時間在砧板上把香蔥和白菜切好;苗五爺的目光還對著智泉寺,絲毫沒發現那些蔥菜切得整整齊齊,恐怕就是用尺量,每一種的長短都是一模一樣。

    智泉寺是幽州的大寺,五大院落六進殿宇,寺內南北有兩座佛塔對峙,南塔是藏經塔,唐代所建,因塔下有藏經穴得名;北塔是三年前才完工的磚砌舍利塔,高三十多米,塔身集樓閣式、覆缽式和金剛寶座三種形式為一體,塔的下部為八角形須彌座,上麵建樓閣式磚塔兩層,再上置覆缽和“十三天”塔刹。

    大凡到寺廟的客人看完大雄寶殿,都是去瞻仰北塔,倒不是說北塔的舍利少見,而是當年選擇北塔地點時候,天雄寺下了苦功夫。北塔的四麵各有一座三米多高的小唐塔,是唐朝景雲二年至開元十五年間所建;五塔形成一個整體,不僅是佛門的金剛寶座塔形狀,更賦予了遼勝唐、契丹勝漢的念頭在裏麵。

    四座唐塔都相當完整,沒有受到戰火之類的影響,塔內的石碑和石壁上有明確的紀年,塔的平麵呈正方形,七層塔身上雕刻著各種佛像,服飾華麗,線條細膩流暢。沙淨、喜龍與大鑫禪師說得津津有味,其他人的心思都在琢磨,張三在什麽地方;楊誌跟在眾人後麵,逛完了四座小塔,看見舍利塔緊閉的鐵門,問沙淨:“舍利塔要是這樣,不怕飛賊進入塔中偷走舍利子?”

    沙淨笑著說:“塔內是高僧修行的地方,每天都有僧人往裏麵送飯菜,要是真有小賊敢來,那就是他們的造化。”

    楊誌用一種古怪的眼神看了一陣北塔,然後轉身問大鑫禪師:“藏經塔也是不讓進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