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娘害怕極了,趕忙跑到女廁所裏躲起來,以後漸漸地,隻要是她一遇到什麽事情,就緊張,一緊張,就想上衛生間,跑進去就拉肚子。

    後來小姑娘長成了大姑娘。

    再後來,大姑娘的父母被“平反”,一家人終於團聚了,她自己也靠著努力學習,考上了大學,雖說生活恢複了平靜,可是小姑娘的“毛病”卻沒有改變,一遇到考試、找工作等事情,腹瀉說來就來,馬上得去衛生間,似乎比原來表現更嚴重了,有時還感覺頭痛、頭暈。她沒有覺得這是一種病,也沒有人告訴她這是一種病,她自己實在難忍的時候,去看過消化科的醫生,吃點止瀉藥,整體上看,是治標難治本。就這樣,她將這種痛隱藏起來,或者說,她被迫將這種痛隱藏起來,因為它說不出,道不明。

    再後來,大姑娘結了婚,有了自己的家庭,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她,直到退休。

    退休後,她的兒媳婦生下了一對“龍鳳胎”,給自己添了一對孫子孫女,她也決定享享福,過過“含飴弄孫”的生活,想想自己小時候受的波折,她不願兒孫一代走自己的老路,希望他們從小少受些苦,可是偏偏這個腹瀉的毛病依然如影隨形,小孫孫一有什麽頭痛腦熱的,還來不及去醫院,她自己緊張起來,就得先往廁所裏跑,這真是耽誤事。

    她終於下定決心,為了能夠好好照顧孫子,一定要探個究竟,看看到底是什麽原因,困擾自己這麽多年。當然,她還是首先來到了消化內科,在消化內科,她進行了係統的檢查和化驗,結果出人意料,沒有問題?!

    還好,幸運的是,消化內科的這個醫生根據現有的檢查結果,建議她去精神科看一看,她一開始聽到這個建議,還有些不理解:我自己精神又沒有問題,幹嗎去精神科?

    回家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看看搖籃裏的一對寶貝孫子,自己終於下定決心,來到了我的門診,此時,時間距離她症狀的出現,已經是半個多世紀了。

    了解了這段坎坷而富有戲劇性的經曆,我告訴她,這是一種病:焦慮症。腹瀉也好,頭痛、頭暈也罷,都是焦慮情緒軀體化的一種表現。

    剛開始,她將信將疑,不肯也不願相信明明是拉肚子,怎麽可能是精神或情緒方麵的問題,後來服用了一些我開給她的抗焦慮藥物後,她發現腹瀉症狀開始有了明顯的改善,精神也越來越好。遇事不鬧肚子了,不愉快的情緒也沒有了。

    最近一次見她,她高興地告訴我,兒子兒媳準備移民澳大利亞,她要跟著他們一起過去,照顧孫子孫女。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