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公司員工們都納悶了,最終,鬆下很認真地說:“這筆業務,是我決定簽下的。我作為領導者,對對方的經營情況了解得不夠就做出了決策,出了問題就是我的責任。我對此覺得非常羞愧,已經反省過了。你說,我怎麽還好意思去責怪那個隻是執行者的年輕人呢?”

    哈佛商學院諾華領導力與管理學教席教授埃米·埃德蒙森在《如何從失敗中學習》中將錯誤分成三類:一是不確定性錯誤,主要是因為工作的複雜性,難免會出現失誤。二是智慧性錯誤,此類錯誤是提供新的經驗和教訓,是應當允許和寬容,甚至是鼓勵的。還有一種錯誤是可預防性錯誤。這一類是故意違反規定或者常見性疏忽大意導致錯誤,這種明知故犯、屢犯不改,給團體帶來損失的錯誤,是要進行懲罰的。如果我們對這樣的錯誤也寬容的話,那實際上是在縱容下屬,讓下屬犯更大的錯誤。

    5.高薪是最能激發員工工作熱情的

    史玉柱從創業開始就注重用高薪獎勵人才,在當年腦黃金瘋狂銷售後,史玉柱按照規定對完成任務的經理兌現獎金,其中江蘇和浙江分公司的兩名經理個人獎金累計近40萬元,當時全國的其他企業可沒有這麽多的獎金。然而在集團會議上,財務發現有幾個分公司存在回款作假的問題,表示獎金不能這麽快就發出去。

    擺在史玉柱麵前有兩條路,要麽按照製度處理問題,要麽繼續樹立榜樣發獎金,史玉柱最終力排眾議讓財務把沉甸甸的獎金搬進表彰大會,全場掌聲雷動。

    這時史玉柱發話了,他說:“能者多得,隻要能為巨人做出貢獻,不拒絕索取,我們要在巨人內部培養一批富翁。”在這段時間內,員工們受到了極大的感染,拚命地工作、加班,而史玉柱也不食言,動不動就發幾千元的獎金,員工的熱情更高了。

    腦白金時期,員工們瘋狂地工作、瘋狂地加班,史玉柱經常會在員工加班的時候動不動就發上幾千元的獎金,讓人驚喜不已。史玉柱對於獎金看得清楚,他認為隻要技術能力強,就不怕付出高額報酬。後來,做網遊時,史玉柱將這套模式運用到了遊戲團隊中,他說:“遊戲團隊的薪水我不管,由管理層定。工資是一事一議,開多少錢評估一下,值得就給,不受任何製度等級限製。”史玉柱堅持讓自己的遊戲開發人員拿行業最高工資,不讓這些員工受一點委屈。

    史玉柱說:“當你給員工高薪時,表麵上看仿佛增加了企業成本,實際不然。我這些年試過了各種方法,但最後發現,高薪是最能激發員工工作熱情的,也是企業成本最低的一種方式。”

    史玉柱是一個精明的商人,他懂得對人才的投資也是一種具有高回報的風險投資,投入多,回報也多;投入少,回報也少。高薪投入可以讓人才心甘情願地為公司效力,同時也能讓人才的工作熱情高漲,並且還能吸引優秀人才加盟,使企業發展永遠不缺人才。這是一些總是想著給員工低薪水的公司意識不到的,這樣的公司甚至連員工都招不進來。

    美國哈佛大學研究表示,在缺乏有效、科學的激勵下,人的潛能隻能發揮20%左右,所以建立一個行之有效的激勵體係對於企業家來說是非常重要的。薪酬對於員工極為重要,它是員工的一種謀生手段,同時,也能滿足員工的價值感。當一個人總是處於較低的崗位工資時,大部分情況下會出現渾渾噩噩混日子,或者跳槽另謀高就,這於企業是不利的。

    有記者曾經問過史玉柱,《征途》在線超過百萬,針對這個成績你製定什麽樣的員工獎勵政策?史玉柱的回答是:“我們每個季度或者每個項目都定了獎罰措施,隻要取得大的成就我們內部一定會有一次發獎金的過程,該獎一定獎,獎罰分明。所以你剛才說《征途》到152萬,一定會有獎金,不但有獎金,我還會請他們喝一頓。如果沒有達到具體的目標該罰也會罰,這就是我們管理的基本原則。所以我們的員工整體的待遇還是非常好的。”

    傑克·韋爾奇說,工資最高的時候成本最低。以最起碼的加班費為例,很多公司加班沒有加班費,員工們敢怒不敢言,換個角度想想,公司確實省下了一筆加班費的開銷,但是員工加班沒有熱情,白白磨洋工一樣是效率低下,加班毫無意義,反倒是增加了公司的成本。控製成本是企業的重要項目,但從員工上入手不是長久之計。最早用高工資節省成本的是福特汽車,當時美國工人平均工資為每日二至三美元,麵對“招工難”,福特汽車公司反其道而行之,實施了每日五美元工資製。結果就是福特汽車迎來大量人才,其汽車產量、銷量不斷翻番。

    一位創業者正處於創業階段,他發布招聘信息,給出的工資略低於行業平均水平,結果招聘就很不順利,有一些高才生嫌工資低不在這裏幹,學曆低一點的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來培養,關鍵崗位人才的缺失讓公司連續損失了幾個大合同,浪費了時間成本,得不償失。這是很多沒有遠見的公司的通病。

    2015年年末重回巨人的史玉柱,除了大刀闊斧地改革外,就是給研發人員漲工資,平均漲幅達到50%,史玉柱甚至說:“公司唯一的出路是研發出精品手遊。誰研發出精品,公司就給該項目責任人發獎金發股票,使你身價過億。如果公司獎勵沒過億,我個人給你補齊。”這足以體現史玉柱的管理風格,他向來不吝於對員工節省成本,他甚至會有些“土豪”地砸錢,他知道千金易得人才難求的道理,花大錢留住人才、吸引人才,其成本要遠遠小於“小氣”公司因為發微薄的薪水造成的人員流失。

    6.賞罰分明,評十佳也評十差

    史玉柱說:“我覺得我的公司有一個好處:什麽東西都放在桌麵上。比如,我們公司每年評先進,隻要評先進,我一定也評落後。我們每年評‘十佳’分公司,市一級的‘十佳’分公司。隻要有‘十佳’就一定有‘十差’。‘十佳’上去領紅旗、發表演講,很得意,還發獎金。那個‘十差’,他也上去,拿個黃旗,也要發表領黃旗感言,然後現場交一點罰款,10元錢。這種文化大家也都習慣了。”史玉柱在巨人內部大力推行這種賞罰分明的文化,他對員工的工資不設上限,隻要有能力,工資不受職位限製,而這一次巨人上市,更是一舉造就了21位億萬富翁和186位千萬、百萬富翁。罰則鐵麵無私,曾經有兩個他費盡心機從盛大挖來的技術精英,因為外出旅遊未能及時趕回來處理一起緊急事件,而被史玉柱直接開除。

    《孫子兵法》開篇就講:“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其中就著重提到賞罰是否分明是一支軍隊是否有戰鬥力的重要因素。一個能做到賞罰分明的管理者使員工內心有公平感,才能達到更好的激勵的目的,各社會組織管理層應把對員工公平感的關注融於日常的工作中,從大處著眼,從細處入手,以提高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管理人員要做到辦事公正,賞罰分明,即把一碗水端平,適時、適當獎賞,適度懲罰,掌握賞罰的藝術性,才能真正做到賞罰公平,才能更出色地打造你的企業和團隊。

    古希臘哲學家亞裏士多德說過:“公正是賞罰分明者的美德。”賞與罰的目的,都是為了調動人的積極性,提高員工的工作效率。獎賞是件好事,懲罰也很必要,對有功勞員工的獎賞和對犯了錯誤員工的懲罰是理所當然的,不能有半點兒的遲疑與含糊。賞罰的關鍵在於賞罰分明與賞罰公正,否則賞罰就會失去應有的效力,也就談不上領導者的權威。

    企業家隻有做到功必賞,過必罰,不偏不倚,激勵與約束並存,才能使自身具有號召力,才能使企業有生機和活力。也隻有做到賞罰分明,才能讓員工在企業中感受到公平、公正,從而從心理上激發其內在的工作熱情,使員工有努力奮鬥的不竭動力。

    曾擔任廣州白雲山製藥廠廠長5年的貝兆漢,在談及成功的經驗時,他說:“隻團結人,理解人,還不足以治廠;還必須嚴肅紀律,獎罰分明。所以到了該嚴肅的時候,我是認真的。”貝兆漢以賞罰分明的嚴格管理為企業帶來新生和活力,企業開始起死回生。這種管理上賞罰分明的態度正是現在企業管理者需要學習和借鑒的。

    一個團隊內最重要的就是公平,企業家不公平公正難以服人,獎懲有偏頗,勢必會造成下屬間的不平衡,引發抱怨連連。一般主管最常犯的錯誤,便是以事件的結果來論定是非,表麵上看似相當公平,實際上卻在部屬心中留下不滿,產生積怨。

    關於賞罰分明要注意三個方麵:第一,有過必有罰。一個團體必須講究紀律,不能因這個人平時對我好或者是親朋好友,有過就不懲罰,如此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正如三國故事裏馬謖擅自行動導致敗北,盡管欣賞馬謖才氣,諸葛亮也不得不揮淚斬馬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