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父親神奇的無所不知和無處不在,我還有一次難忘的記憶。那時雖然是業餘體校,但也時不時會去外地打一些比賽。這對於從小家教甚嚴的我來說,吸引力可想而知。擺脫家長的看管,自由自在地打桌球、吃夜宵……似乎外麵世界的空氣都比家裏更加新鮮和清爽。但讓我不爽的是,父親常常非要和我一起。別人的家長隻是偶爾跟著一兩次體驗一下,而我爸卻幾乎每次都堅持隨隊出征。有一次在外地打完比賽,我為了擺脫父親故意沒有回賓館吃飯,而是跟小夥伴們一起跑去大排檔犒勞自己。正當我大快朵頤之時,滿頭大汗的父親忽然出現在我跟前。原來他已經心急火燎地在街頭找了我一個多小時。坐在杯盤狼藉的桌邊,我低著頭不敢看父親。父親依舊沒有指責我什麽,最後默默地走向櫃台,為我們埋單結賬。

    隨著我的羽毛球越打越好,父親便把他對體育的興趣和愛全部轉移到了我的身上,成了我的鐵杆球迷。從媒體第一次報道我開始,父親就開始收集關於我的報紙雜誌消息,用來做剪報,至今已經貼滿了四五本大書。記不清從什麽時候起,隻要是我的比賽,父親都會提前去了解分組和對手情況,然後打電話過來幫我分析,給我鼓勵,為我減壓。

    大概是2002年的時候,父親買了一台錄像機,他把好多羽壇賽事甚至與羽壇有關的新聞都錄了下來,一方麵,他能及時全麵地了解羽壇動態,以便跟我溝通;另一方麵,他可以通過反複看錄像了解我和其他球手的優缺點,給我提供一些參考。這個錄像的習慣父親保持了有七八年,一直到電腦普及好久之後,父親才開始學會從網上下載。現在那些錄像帶還放在家裏的櫃子裏,錄滿了回憶。因為幾乎把工作之餘的時間全都花在了羽毛球上,所以有時父親竟然比我更了解世界上一些高手的打法和狀況。每每有了一些心得體會,父親總會找我聊一聊。起初,我挺不屑的,我打了這麽多年,你還和我聊這個,不是初級指導大師級嗎?因此我和父親經常為打羽毛球的戰術爭得麵紅耳赤,大多數時候都是他敗下陣來,最後選擇了沉默。我那時為逞一時之快,急於確立自己比父親更懂羽毛球的地位,所以贏了爭論時都會欣欣然高興。然而有些時候,當我在訓練或比賽中實際遭遇我跟父親爭論的問題時才發現他是對的。不過礙於男人的尊嚴,我自是不會去承認自己錯了,隻是在心裏對父親的敬佩又多了幾分。

    大概在2007年的時候,我的狀態持續低迷,陷入逢林丹和李宗偉必敗的怪圈,戴穩了“千年老二”的帽子,那段時間也是父親最難熬的時期。每次回家我都會假裝樂嗬嗬地說沒事沒事,父親為了照顧我的情緒,也不多問,隻是耐心地告訴我說隻要把自己的潛力展示出來就好,結果並不重要。而那也正是我心底一直在回響的聲音。我詫異地發現,原來父親是如此了解我。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