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左宗棠兵力驟增,已由入浙時的萬餘人擴為現在的3萬多人。左宗棠兵分三路,1萬兵力由劉典、王文瑞統領入皖堵截太平軍,以保障楚軍在浙江所取功績;另1萬兵力由蔣溢澧率部主攻富陽,為楚軍全力攻取杭州肅清後路;最後1萬兵力均衡分布在浙西、浙中、浙東一帶,直接守護已取得的戰績。左宗棠率大本營駐守嚴州,指揮全局。

    攻富陽,取杭州,新任閩浙總督躊躇滿誌在浙江布下最後一大戰役。然而,太平軍在浙江損失如此慘重,隻剩下杭州最後一道防線,必然會調大部隊嚴守。富陽、杭州之戰,勢必比先前戰役都要嚴峻、殘酷。如若失去杭州,太平軍便失去浙江全省,而浙江是都城南京的南麵屏障,可見浙江對於太平天國的意義之重大。為此,太平軍調遣杭州守將汪海洋駐兵富陽退敵,並派任陳炳文率部趕往富陽堅守。左宗棠為此與太平軍在此相持近半年時間,久攻不下。無奈之際,眼見李鴻章所率淮軍借洋師助剿節節取勝,取江蘇,下嘉興,逼近杭州,也隻好一改初衷,遵照清廷旨令,派遣“法國總兵德克碑酌帶洋炮並熟習洋槍隊勇丁前赴富陽,為轟攻城壘之計”。是年八月,洋兵攻下城牆,楚軍進軍城內,拿下富陽。緊接著,左宗棠調回皖南黃少春部隊,與蔣溢澧共同出力,全力進擊杭州、餘杭,並仍借德克碑的常捷軍的火炮助攻城牆。終於,在翌年二月攻下杭州,太平軍援部陳炳文與守將王海洋等退守湖州、德清一帶。浙江軍務由是大局已定。清廷喜聞杭州之既克,便給予攻城將士加恩行賞,左宗棠為此受賞太子少保銜,賞穿黃馬褂。

    年逾50歲,前半生受盡清貧之苦,左宗棠近幾年來因為平滅太平軍戰事連連榮耀加身,他不禁慨然長歎。所謂“一朝功成萬骨枯”,連年征戰,左宗棠等人因此加功晉爵,然而那些在戰爭中傷亡的將士卻再也看不到這人世的衰榮勝敗,他們的家屬也因此生活在長痛和貧苦之中。不管是敵我哪一方的將士,無不如是。左宗棠本來對太平軍就深表同情,知道他們都是為生活和清廷所迫才會加入策反大軍,然而他既然選擇了維護清廷,也隻好與之為敵。兩軍交戰,死傷無數,左宗棠心中不免惆悵痛心。而更痛心的,是那些在戰爭中無辜受牽連的百姓。因此,杭州城門一破,左宗棠入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賑撫民眾。

    經過多年的戰亂,杭州早已不是古來有之的煙雨古鎮,到處都呈現出民不聊生的淒慘景象。原本數十萬人的省城,如今隻剩下七八萬人,杭州街頭隨處可見無人掩埋的屍體。戰火的硝煙塗炭生靈,情狀慘不忍睹。左宗棠為此設賑局,撫難民,清理掩埋屍體,以圖盡量恢複民生。對於入駐軍隊,左宗棠嚴令禁止他們擾民,違者重罰,並且從軍糧中節省下一部分錢糧發放給難民。對於為富不仁的浙江富紳們,左宗棠責令他們捐資輸糧賑災。此外,以工賑濟也是左宗棠恢複民生的一大舉措,男則令其修城牆、做工程,女則教其紡織女工。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