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軍在江西吃了這一敗仗之後,知道又遇上左宗棠這位老對手,於是又班師回擊景德鎮。隻要景德鎮一破,曾國藩的後路既斷,曾國藩設在南昌的糧台、軍需物資等就不能順利運往祁門。祁門斷後,則湘軍斷不能攻取安慶,太平天國首都南京的屏障就得以保障。因此,景德鎮的攻與守,得與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直接關係兩軍甚至兩個政權生死存亡利益的。曾國藩、左宗棠和太平軍都深知景德鎮的重要性,因此一方力取,一方死守。

    左宗棠立馬回師景德鎮,加強軍防部署,於太平軍在此一帶展開了激戰。此時,雙方的大本營都在對方的包圍之中,旨在爭得景德鎮的勝敗。曾國藩和曾國荃、胡林翼的軍隊三麵圍攻安慶,而太平軍也派楊輔清、黃文金、李世賢諸將率太平軍攻占建德、彭澤、休寧三地,分別切斷了祁門大營的北麵、西麵和東麵,隻剩下景德鎮這南麵門戶。黃文金知道左宗棠不易對付,特率5萬兵力來戰左宗棠的5000人馬。左宗棠知道不可硬拚,隻能智取,於是耍了個計謀,命令黃少春從太平軍的後麵突襲,成功逼退太平軍。

    太平軍吃了這個虧之後,再次部署軍隊猛烈進攻。曾國藩為此命令勇將鮑超率部支援左宗棠。左宗棠有了支援,便又一次實施前後夾擊的計謀,隻不過這次後路來襲的部隊既不是左宗棠的楚軍,也不是鮑超部隊,而是另外派任的。楚軍守住大本營,鮑超部隊正麵擊敵,另一支軍隊後路突襲,黃文金又一次中了左宗棠的埋伏,悻悻而退。楚軍和鮑超部隊於是順利收複被太平軍侵占的彭澤、建德,打通了祁門西麵門戶,保障了祁門後路的通暢。左宗棠兩番用計出兵,即便諸葛亮再世,料也不過如此。曾國藩為此欣然上書,為左宗棠和鮑超奏功,左宗棠因此由四品京唐候補升為三品京唐候補。

    黃文金經過這一番景德鎮激戰敗退之後不久,太平軍李世賢又率大部隊來攻。從休寧到婺源、鄱陽等地,太平軍很快就分兵攻取浮梁和景德鎮。左宗棠派王開琳、羅近秋率部從景德鎮出兵擊敵,不料中計敗退,損失慘重。曾國藩聞此急調在建德屯守的皖南鎮總兵陳大富率部支援,陳大富不敵,投水自盡,景德鎮遂失。此時,左宗棠正攻打鄱陽,怕楚軍被殲,於是退守樂平。而曾國藩率部也在攻取徽州一役中敗北,退回祁門。景德鎮一失,另外三麵門戶又已被封死,祁門無疑成為絕地,曾國藩陷入絕望之中,再次手書遺書正等著太平軍攻進來。就在以為決然無望之際,卻傳來左宗棠樂平大捷的消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