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鹹豐二年(1852),這一年正是左宗棠不惑之期,也是太平天國舉事起義的第二年。而在這一年多的時間裏,太平天國所到之處,多是勢如破竹,銳不可當。

    講到這裏,就不得不說一下此間的國運大勢。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1850年2月25日),道光皇帝去世。而在他死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裏,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十日(1851年1月11日),太平軍便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正式起義。洪秀全率眾在廣西境內同清軍對戰,此間曆時一年半。此後,經過蓑衣渡之戰,洪秀全率領的太平軍終於衝出廣西,迅速進入湖南,連克道州、郴州等重鎮,並於鹹豐二年七月進攻長沙。一時之間,朝廷大為震驚,連番改任多省巡撫,想借此安定內線。又基於原湖廣總督程裔采和廣西欽差大臣賽尚阿相互推諉責任,致使不能解長沙之困,於是朝廷方才改命雲南巡撫張亮基為湖南巡撫,督其立馬趕往長沙解圍。

    因為這一緣故,才有了在貴州任命的胡林翼極力推薦、張亮基多次誠邀、左宗棠最終答應出山輔助一事。結束了長年農耕教書的歲月,於鹹豐二年八月二十五日(1852年10月8日)晚,左宗棠來到長沙北城牆下,順著梯子爬上城牆,進入長沙成為張亮基的師爺。從此,在長達三個月的時間內,左宗棠便成為這次長沙解圍事件的中心人物。不單是長沙境內,連湖南,甚至朝廷上下,從此都知道有這麽一個軍事奇才左宗棠。而且,他一如三國時的諸葛孔明,有過和林則徐促膝長談“草廬論劍”,運籌帷幄於沙場之外的美談,更有過受張亮基多次“書顧草廬”的經曆。此番種種,不管是前言後話,此時都暫且擱置,我們先來看看左宗棠進入長沙之後是如何解了受困之圍的。

    雖然被邀請來解長沙之圍,做了巡撫軍師,但其實左宗棠並沒有獲得實權,他不能調兵遣將,也不能沙場馳騁。他所能做的和所需要做的,就是日夜觀察、揣摩和分析敵情,並根據自己的觀察分析所得,結合守軍的利弊,給張亮基提供建議和指導。幸好張亮基很是信任左宗棠,往往對他言聽計從。左宗棠也不負眾望,一來到府衙便展開工作,運用他的沉著冷靜和超群的觀察力、分析能力,為張亮基進言獻策。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