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糖完工時,周氏也早紮好高粱稈的車、馬,就接了灶頭,替下了章友慶,把剛剛已經切好備著的雜麵取出來,燒好熱水,放雜麵下鍋做雜麵湯,等燒好後裝了碗,同灶糖一起擺上供桌。

    從晌午忙到如今,終於把祭灶的東西全準備妥當,章程去喚來章連根,而周氏和章雲則出了廚房,正所謂“男不拜月,女不祭灶”古代女子是不能祭灶的,周氏、章雲自然不能待著,母女倆一同去了堂屋。

    章雲小時候也見過鄉裏的祭灶,無非就是焚香禱告,然後用灶糖糊一圈灶門,旨在糊住灶王爺的嘴,讓他升天後隻說好聽話,再將牆上的舊灶君像揭下,換上新像,將舊像同高粱杆紮的車馬、元寶一同焚化,送灶王爺乘著車馬升天,去往天庭,這其中都是承載著百姓們的美好願望。

    祭灶女子不能參與,到讓章雲樂得輕鬆,同周氏一道坐在堂屋門前的簷下,聽聽廚房裏傳出的聲音,輕聲聊幾句,坐下沒一會,章雲就從袖裏摸出幾條灶糖來,悄悄遞給了周氏。

    周氏往章雲撇了眼,再往廚房那邊張了張,就接了過去,放嘴裏嚼了起來,兩人嚼了一會,彼此對看了一眼,兩人一下子全都偷笑了起來。

    這個小年夜雖然一直忙碌,可這會嚼著甜甜的灶糖,隻覺甜味兒順流而下,就好似能甜到了心裏去一樣,讓她對這樣的生活甘之如飴。

    過了小年夜,就進了亂歲日,算是真正近了年關,那些晚出來采買的人,也都湧進了集市,集市裏空前繁榮熱鬧。

    章家人好好過了趟小年夜後,翌日還是照舊得趕早進集市,所幸一早起來,章雲去掀了木盆的桐油布,前幾日黴的那一板臭豆腐,已經黴成了,這樣就正好給帶到集市去,趁著小年夜後集市的大熱鬧,章家人又多帶了一板炸豆腐泡的小塊豆腐,同臭豆腐一道賣。

    臭豆腐還是行情很好,一整板的臭豆腐,不到半日就全賣完了,連豆腐泡也沾了光,比平日多賣了半板,足足賣了一板半,不過這麽一來,臭豆腐又得斷了,上趟那整桶的臭豆腐,總還得再黴上兩三日才能好,沒黴好也不能拿出來炸,章家人隻能耐心等著,這些日都炸豆腐泡維持生意。

    還沒到臭豆腐黴好那日,在臘月二十六,天空又落了場雪,章家人又隻能閑賦在家了。

    這日沒到晌午,大舅周民挑著擔子來了,到章家籬笆院時,雪落得正密,蓑衣、鬥笠上積了厚厚一層雪。

    “阿芬。”周民挑擔子進了院門,高聲喚了起來。

    周氏在屋裏一聽,是大哥的聲音,忙打開屋門走了出來,見到他滿身的雪,忙招手喚道:“大哥,咋這時候來,凍壞了吧,快,快,進屋把擔子歇了,坐下烤火。”

    周民將挑擔到了簷下,周氏忙接過擔子,念叨道:“家裏剛起了屋子,自個手頭都緊,咋還挑這麽多東西過來。”周民去了擔子就動手將蓑衣、鬥笠解下,往土牆上的一掛,兩人一道推門進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