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家人興衝衝地趕回家,到家時才剛剛晌午,大家把擔子擱下後,就開始為小年夜做準備了。

    供奉灶神的酒前兒王大茂已經送來一小罐子,他平日裏都愛喝兩口,家裏常年都有備酒,他曉得章家沒人喝酒,因此每年小年夜前,就會舀點酒送過來,給他們祭灶神用。香燭、元寶、灶神像這些,上趟章連根去鎮上,就已經買回來。

    這些基本的都已經預備上,章友慶就帶著章程,上山去采野果子,用來擺供桌,周氏則開始弄供奉的糕點,正好家裏有桂花糖,周氏就少少做了些桂花糕,另外就是小年夜最要緊的一樣吃食—灶糖。

    早在前幾天下雪的時候,周氏就已經將幾斤黃米穀子在缸裏泡了,到這會五六天過去了,周氏想著差不多該長毛了,就在蒸做桂花糕的糯米粉時,去掀了蓋在缸上的板子,往裏一瞧,浸著的黃米穀子,已經長出約半寸長的白芽,缸麵上漂浮著一片白。

    周氏正往水缸裏看,章興就竄了進來,嘴裏嚷道:“娘,今兒是不是要做灶糖吃了。”正在灶門前燒火的章雲扭頭看去,見他一臉興衝衝的樣,就笑道:“前幾天娘泡穀子時,就已經惦記上了吧,我都見你偷偷掀開板子,看了好幾回了。”

    “這小子,這些天在我耳朵旁一直嘀咕,我還當啥事,原來就為這個糖瓜,瞧這出息,盡惦記吃的。”周氏聽了也嗬嗬笑了起來,將板子一放,走到章興跟前,在他屁股蛋上拍了一下,道:“去,把屋裏那袋黃米給拿來,等糯米粉出籠,就得煮黃米了,待會灶糖做出來,晚上等灶王爺領走升天後,有你吃的了。”

    章興嗬嗬笑著往旁邊一跳,大聲應了,就跑出廚房,周氏、章雲瞧他那歡喜樣,都哄笑了起來,不一會,章興扛著布袋回來了,布袋裏裝著小半袋的黃米,這是早幾個月前就存著的,平日全不舍得吃,就等著小年夜拿來做灶糖,用以供奉灶王爺,當然最主要也是給娃兒們添過年的零嘴兒。

    章雲站起身接過布袋子,將裏麵的黃米全倒進木盆裏,拿水瓢舀水進去,將黃米洗了洗,等洗幹淨後,就把水倒掉,晾在窗台上。

    這邊章雲在洗黃米時,蒸籠裏伴著糖桂花的糯米粉,蒸得差不多了,周氏將蒸籠從鍋子上捧了出來,將糯米粉翻在了砧板上,砧板上已經鋪好了打濕的粗布,章雲忙過去接了蒸籠,放在灶台上。

    周氏將粗布一包就按撳、揉搓起來,手裏忙著,嘴裏也沒空著,喚道:“雲兒,快把黃米放鍋裏去煮,再遲來不及發了。”

    “噯。”章雲應了聲,取了窗台上的黃米,放鍋裏加水,蓋上鍋蓋煮,接著添了把茅草,丟些木柴,讓火燒得旺一些。

    母女倆正在廚房忙著,章友慶、章程父子倆從青屯嶺下來了,章程用襖子外麵的罩衣兜著幾大串野果子,進到廚房來。

    “好香呀。”章程還沒進來就聞到桂花香味,因此一進來就嚷了起來,章興忙跑到他跟前,去撿他兜著的野果子,撿出兩個就拉起袖子,準備抹一把往嘴裏放去,被抽出手來的周氏又拍了一屁股,笑罵道:“哪有你這麽饞的,這是得供奉灶王爺的,就算想吃,也得等過了今晚才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