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美教育以培養受教育者的美感能力為基礎。美感能力是指直接把握世界和自身的美的敏銳能力。盡管生活、自然中美比比皆是,但對美人卻不能俯身即得,而是必須通過符號實踐活動、通過審美體驗培養感受能力。人憑什麽去發現美?隻能憑欣賞美的眼睛和傾聽影音樂的耳朵,這種審美視覺和審美聽覺是符號實踐和審美經驗所養育出來的整體把握事物的能力,這種能力對美育是基礎性的。沒有對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洞察能力和領悟能力,人就不可能進行審美欣賞。而這些能力都是在實踐中,人們通過學習得來的。此外,審美教育的目的並非隻為欣賞和愉悅,而是為了進行美的創造。審美教育不僅培養人的審美能力,而且還要激發人的創造欲望,繼而促進創造出美的事物,也構建和完善自身。

    完美永遠是人的一種類理想,完美人格也隻能是人的曆史發展遠景。中國古代人文教化的理想人格,古希臘人的身心和諧和肉體之美,歐洲文藝複興以來的人道主義設立的完美個性,盡管在內涵上有巨大的差別,但都是把完美主義作為追求的最高境界。現代社會中,個體的人格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肢解,出現了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調和心裏困惑,因此,現代社會對人的整體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個人的自由發展成為現代教育的一大使命,美育教育在現代社會中對完善個體人格、推進個體的自有發展所起的作用也越來越大,而且任何科學或學科無法替代。教育,在現代和未來社會,顯然是一種領頭的實踐和基礎科學,美育在教育中負擔著個體塑造、社會整合和文化構建的宏偉使命,成為所造完美人格的必由之路。

    美育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能從根本上提升和改變人的生命品質。與人類的其他教育形式相比,美育堪稱是一種“寓教於樂”的教育;與其他學科的教育目的相比,美育是出於對人的終極關懷這一崇高目標;與其他學科的教育形式相比,美育是一種生動、感人的教育,因為美育是一種以情動人的教育,是作用於人的知情意的能力教育,是一種對理想的人的全麵塑造。無論從個體的人來看,還是從整體的社會來講,美育是以構建和諧的社會環境和完美的理想人格為目標,都是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的。所以,美育一直是人類的社會教育所追求的最高目標,因為人們明白,人的生命是否有意義、有價值,人生活得是否幸福,不僅取決於物質,更是取決於人的精神是否自由,身心是否完善,眼睛能否看到美好……

    這就是我們要進行美育的理由。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