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雙語教學的模式

    雙語教學的實施主要有很多種類型,具體實施最常見的有三種模式:

    (一)沉浸式

    (the use of a single school language which is not the child’s home language。This is sometimes called an immersion program。)學校使用與學生母語不同的語言進行教學,所有的課程和教學語言都用第二語言,即讓學生完全沉浸在非母語的第二語言中。

    (二)過渡式

    (the partial or total use of the child’s home language when the child enters school,and a later change to the use of the school language only。This is sometimes called transitional bilingual education。)學生入學後部分或全部使用母語,然後逐步轉變為隻使用外語進行教學,即由部分或全部保留母語教學到最後完全放棄母語全部改用第二語言。

    (三)保持式

    (the use of the child’s home language when the child enters school but later a gradual change to the use of the language for the teaching some subjects and the home language for teaching others。This is sometime called maintenance bilingual education。)學生剛入學時使用母語,然後部分學科的教學逐漸地使用外語,其他學科仍使用母語,即從始至終保持母語教學,盡管最後僅是部分的保留。

    三、雙語教學所麵臨的突出問題

    (一)師資力量短缺成為製約雙語教學發展的瓶頸

    各個高校的雙語教學的課時時間嚴重不足。教育部曾對高校的雙語教學的課時提出要求:對於一些高新技術及金融、法律等專業的本科雙語教學,雙語教學的課時應占總課時的5%-10%。而實際上很多高校是很難達到這一指標的,或者是囫圇吞棗,其質量難以保證。

    師資投入嚴重不足。雙語教學要求在專業可中使用外文原版教材,講授也應使用外語,中文的授課總量不能超過講課總量的50%。這樣對於要推行雙語教學的高校來說,就必須要有一批專業素質好、英語水平高的教師隊伍做支撐。對於教師來說,隻有具備對專業及英語兩方麵的熟練駕馭能力,才能夠勝任雙語教學的工作。而大多書高校是缺乏足夠的資金去完成雙教師資隊伍的組建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