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視日常教學之中的會計實踐性教學

    日常教學之中,很少安排實習內容,有的雖然也有安排,但缺乏監督和檢查,教師也把它作為正常的理論教學加以利用,使得日常實踐教學走了過場。為此,各部門應當加以協調和配合,在教材、場地和人員配備上加以支持,以保證日常會計實習工作的正常開展。

    二、加強會計學專業實踐性師資隊伍的建設

    加強會計學專業師資隊伍建設,注重實踐性專業教師的培養。一位教育思想家曾經說過,隻有不合格的老師,沒有不合格的學生。要想培養出高素質的學生,首先必須有一批高素質的教師。為了提高教師的實踐性教學水平,對於會計實踐經驗少的老師,應當輪換到廠礦企業的財會部門去實習調研,以豐富自己的實際工作經驗。同時,應在全體教師中開展傳、幫、帶活動,讓有會計實踐經驗的老同誌幫助經驗欠缺的年輕同誌,使他們盡快成為既懂會計理論知識,又有會計實踐經驗的雙師型人才。

    從本質上說,無論是理論教學,還是實踐性教學,教師的地位都是第一位的。現在,許多高校都在熱衷於引進博士和碩士,而忽視對已有教師的培養,特別是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誠然,一個高校的水平高低,與其擁有的博士和碩士的數量有著很大的關係,但這並不是唯一的因素。我們認為,任何一所高校,必須首先給自己有一個定位,不要動輒就要搞什麽世界名牌、國內一流。從現有的條件和發展前景看,大多數財經院校的目標定位,應是以教學為主,以培養社會所急需的應用型會計人才作為其目標定位。為此,應改革現有的師資培養目標,應轉變觀念,將師資隊伍的培養作為高校的大事來抓。我們建議,將財經院校會計師資的建設分成兩個方向,對一些具有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師,鼓勵其攻讀博士或碩士,以此來帶動學校的科研水平上一個檔次;對那些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學校應創造條件,鼓勵其多多參與社會實踐或是取得注冊會計師資格,培養“雙師型”會計教師。

    三、加強實踐性教學的考核和評價

    (一)按規定程序搜集、整理模擬實驗所需資料,力求所選資料具有代表性、全麵性、合理性

    現在,我院已有一本很好的實驗教材《企業會計實踐教程》,已經考慮到經濟業務的真實性、全麵性、代表性和邏輯性,對企業供、產、銷各個階段所涉及的業務都有所涉及,是一套比較完整的涉及各方麵經濟業務的模擬實習資料。隨著國家經濟政策和會計準則的進一步改革,我們還將對實習資料作進一步的修訂。

    (二)要解決目前模擬實驗中重核算、輕審核、輕監督的問題,必須在準備的實習資料中,加入一些有問題的原始憑證,如假發票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