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實現了學校人才培養和企業發展的互惠共贏

    1.校外實習實現了課本與實踐的零接觸,學生普遍反映收獲頗豐。

    通過直接參與統計工作的過程,學到了課本中沒有的知識,加深了對在校期間所學本科統計理論知識的理解。

    校外實習基地的教學實踐活動幫助學生領悟:一是做事要認真負責不要有僥幸和偷懶的心理,如果想把事情做好,不努力是不行的。二是要嚴守工作紀律,如上班準時、講話要有分寸、下班整理物品關好燈等等,看是小事,但這是基本的職業道德,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三是發揚團隊精神。團隊協作可以彌補個人工作中的不足,鍛煉溝通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增進同學間的友誼。四是謙虛使人進步,虛心向領導及指導教師請教,日積月累才能有更大的進步。五是從事統計工作要有嚴謹的工作態度。

    實習過程將學生們在大學所學的知識與更多的統計實踐工作結合起來,用實踐來檢驗真理,使本科生具備較強的處理基本事務的能力。校外實習也加深了學生們對所學統計專業在社會經濟地位和作用的認識,使學生更加明確今後所從事的工作範疇和應承擔的責任,為順利進入工作崗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為企業培養輸送了優秀的統計學專業畢業生。

    校外的實習基地和單位為學校提供了場地和設施,根據統計學專業的教學需要安排學生到實習基地的企業參觀、實習、實訓,實習、實訓期間服從企業單位的管理。經過一段時間的培訓,學生們就可直接參與生產一線工作,此舉為企業單位降低了生產成本,同時,企業在學生實習過程中也發現培養技術尖子,挑選企業後備人才。

    3.有效促進了企業單位參與統計學人才的培養。

    由於我國目前還沒有一個具有一定約束力的政策法規,可以使企業單位自覺承擔起培養人才的社會責任和義務,同時大多數用人單位還沒有意識到可以通過校企結合教育的學生頂崗工作降低成本和發現企業未來的高素質員工。因此,加強高校與校外實習、實訓企業單位的多方位合作,強調企業單位參與育人,探索有效的合作模式和運行機製的意義就顯得十分必要。

    二、我院統計學專業校外實習基地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校外實習基地實力、數量差異大

    首先,我院統計學專業的校外實習基地數量不足。為數不多的幾個校外實習基地還不能滿足所有的統計學專業的學生分階段進行實習的實踐教學活動的需要。而且,或者由於我院目前所開統計學專業課程,有些內容與個別校外實習基地的實際工作內容相差較大,或者由於目前的校外實習基地與我們的統計學專業方向不太相近,或者由於我們目前的校外實習基地都在陝西西安等原因,導致部分學生不滿意,自願或者必須分散到個人聯係的一些省內外企業單位去實習,給學校和企業對這部分零散學生的實習指導和實習質量監督帶來諸多不便,難以保證學生的實習效果。

    其次,校外實習基地企業單位的實力差異大,給我院統計學專業學生的校外實踐性教學活動帶來一定的困難。有的校外實習基地企業單位領導比較重視,各部門都比較配合,能按照學院人才培養的需要給實習學生提供齊全設備、相應技術指導等全方位的支持和幫助。而有的校外實習基地企業單位受到自身效益與規模的影響,既考慮到接受學生實習無經濟效益,還要為接受實習的學生們考慮安全等問題,以至於最後能給實習學生提供的學習場所和條件都非常有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