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工作

    1.強化師資力量,改善教學環境。

    基於學院的課時約束、計算機係的師資力量、實驗條件及對實際教學效果的把握等因素,培養方案的調整很難做到理想化,目前,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通信、硬件接口方麵的師資缺乏,有些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課程還很難實施到位,鑒於存在的問題,需要強化該專業的師資力量,改善教學環境。

    2.加強實驗室建設。

    實驗環節隨著學院對計算機係實驗室建設的積極投入將會有很大改觀,在今後的教學中需要進一步結合實驗室建設的加強、加大實驗環節的設置。為確保將學生培養成滿足社會需要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人才,在實驗環境上加快與現行軟件行業的開發環境接軌,搭建主流軟件開發平台,采用先進開發模式,使用高效開發工具,實施實用開發案例教學。對於硬件接口技術、通信接口技術等方麵,除了完備實驗環節外,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師資培訓力度,將實驗室建設與教師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及科研工作的開展有機地結合起來。配合教學主管部門,提出更加有效的考試製度改革方案,切實促進實驗教學效果的提高。

    3.提高雙語教學的水平。

    對於雙語教學水平的提高,應該結合評估指標體係,加大青年教師的培訓力度,隨時為雙語教學提供師資保證,對《計算機專業英語》等課程進行調整,以有效改進雙語課教學效果。

    4.進一步考慮課時整合,拓展關鍵理論課時,適當采用多媒體教學,將上機練習所占用的學時與實驗學時合理區分,使教學模式進一步趨於規範合理。

    四、結束語

    課程體係改革是一個長期性的任務,並要具體落實到課程建設中,改革的思想能否體現在每一位授課教師的授課過程中、能否保證質量,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難點之一;教材建設上需要較大投入,一是四個方麵新課程比較多,教師在現有水平上很難編寫出高質量的教材,二是隻有該專業使用該教材,用量相對較少,故編寫教材的成本較大;由於課時總額的限製,部分專業課程的實驗課時不能到位。所有這些均需要加大課程建設的力度,迫使我院對傳統的計算機課程與教學體係進行改革,對我院從事計算機教育事業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我們必須開拓進取、與時俱進,不斷更新教學觀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才能逐步適應人才培養的需要。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