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對本課程教學內容的思考

    前已述及本課程的一個特點是內容龐雜。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講完如此豐富的內容,這就需要根據教學目標進行篩選,有的內容老師要重點講解,有的內容要留給同學們自學,有的內容老師點到為止,有的內容需要同學們上網查找資料。總之,要想辦法在有限的時間內,盡量讓學生多掌握一些知識點。在講第一章總論時,關於國民經濟的概念、運行條件、運行軌道、運行規律、本課程的研究對象以及內容體係等,這些都一定要交代清楚,要讓同學們對本課程有個大概的了解。在講第二章國民經濟分類時,要重點講清機構部門分類和產業活動部門分類,這些分類是國民經濟核算的基礎,關於其他分類可留給同學們自學。第三章是關於社會再生產條件的統計,重點是講解資產負債核算,因為這是國民經濟核算體係中唯一的存量核算,並且其綜合性較強,既可反映一部分物力,又可反映財力;關於自然資源統計和勞動力統計,可讓同學們登錄國家統計局網站,查閱中國統計年鑒和各種表式,這樣做可以提高同學們的查閱資料的能力和自學能力。第四章是國民經濟生產統計,這是本課程的重點“章”,關於GDP的概念、作用、優缺點、統計方法等都要一一交代清楚,因GDP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指標,聯合國的各成員國都是按同樣的口徑、方法統計,非常便於進行國際比較。第五章是國民經濟生產結構統計,重點介紹投入產出表的表式結構平衡關係及投入產出模型。第六章是國民經濟流通統計,重點介紹各種買賣行為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此指標是反映消費品流通規模大小和經濟景氣程度的一個重要指標。第七章是國民經濟分配統計,重點介紹資金流量表,此表的綜合性也比較強,可反映各種分配關係和平衡關係。第八章是國民經濟使用統計,本章可留給同學們自學,因本章中的有些內容在講GDP統計時已經講到。第九章是國際收支統計,重點講國際收支平衡表。第十章是國民經濟效益統計,重點講經濟效益指標體係和綜合評價法。最後一章是價格指數統計,重點講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等。價格指數是衡量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程度的主要指標,價格的變動與每一個人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