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社會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接受程度較差,認為該專業培養的學生不是專業人才,沒有實在的東西,成了“萬金油”,而大多數的用人單位都需要專業技術人才,因此造成學生就業難的現狀。

    四、對我院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的幾點認識

    首先,必須適應社會特別是西部地區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的要求,發揮財經類高等院校的資源優勢,在專業培養方向上突出以下特色:一是突出政治、政策、文化、道德色彩,目的是使學生在公益單位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質和道德風範。二是突出經濟學科、管理學科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因為經濟學科、管理學科是財經院校的優勢學科。三是突出現代化技能的掌握,如計算機、管理信息係統、辦公自動化、電子政務等技能,目的在於提高學生的就業適應能力。四是在社會調查、社會實習技能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上多下工夫,目的在於培養學生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其次,專業培養方向的創新,是通過具體的專業培養方案來體現的。從科學發展觀出發,按照“寬口徑、厚基礎、重應用”的原則,從知識、能力、素質幾個方麵對學生提出具體要求。從知識結構來看,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一般需具備三方麵的知識:(1)基礎知識。這是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人才知識結構的基礎,一般包括政治理論類課程、原理性課程、工具性課程,如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管理學原理、大學英語等。(2)專業知識。這是從事公共事業管理工作必備的專門知識,包括專業基礎課、專業方向課、專業任選課等方麵的課程,如公共管理學、組織行為學、公共事業管理概論、教育行政管理等。(3)相關知識。這是為了擴大知識麵,更好地適應社會所需的知識,包括人文類、自然科學類、藝術類等方麵的選修課程。總之,要想形成特色,隻有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才能求得生存,求得發展。

    最後,加強師資科研力量是人才培養的重要保證。結合學院發展實際,應適當加強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教學科研管理,一是狠促科研。要以本校專業辦學特色為主攻目標,盡快建立本專業課題庫。二是要在校際間增強學術交流,開展相互評課活動,從整體上提高我院公共事業管理師資教學水平。通過精品課程、名牌教材、名牌教師的“三名工程”建設,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三是加強教學科研橫向合作。要盡快建立起與同類高校、省內高校、名校三個層麵的橫向合作關係,積極開展科研課題合作研究。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