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鐵鷹

    摘要:高校定位是關係到我國高等教育長遠發展的戰略性問題,近來,又成為人們關心的熱點。本文提出,高等學校辦學定位應包含目標定位、職能定位、類型定位、類別定位、層次定位、辦學形式定位、服務方向定位和發展規模定位,高校定位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樹立以人為本的思想,把教育發展看作是全麵、協調、可持續的過程,有利於推動教育創新。

    關鍵詞:高等學校 定位 問題

    一、定位的概念及內涵

    定位,就是用盡量簡化的信息向消費者心智猛襲,以期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獨特的形象,占據獨特位置,從而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決策。定位必須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定位所突出宣傳的產品特點必須是消費者所需要的。同時,定位必須具有競爭性,所突出的產品特色必須是競爭對手所不具備的;定位不僅體現產品特色,還包含著在競爭中所處的相對位置。

    高等學校定位,是指高校根據自身條件,國家需要和社會經濟發展及學生要求,按照揚長避短原則,參照高等學校類型和層次劃分的標準,經過縱向和橫向分析,在分清自己的基礎、優劣勢的基礎上,準確把握自身角色,確定服務方向和發展目標及辦學特色,決定學校的發展目標,發展戰略和發展格局。

    根據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指標體係”,高等學校辦學定位應包含目標定位、職能定位、類型定位、類別定位、層次定位、辦學形式定位、服務方向定位和發展規模定位。具體內容如下:

    (一)學校總體目標的定位

    它是指對學校發展目標、發展方向的總體概括和描述。其內容具體包括教育思想,辦學指導思想,教育理念,治校理念,發展目標,辦學特色等。總體目標的定位要具有理論性、宏觀性、綱領性的特點,對其他定位要具有統攝作用。

    (二)學校基本職能的定位

    大學的基本職能一般包括教學育人,學校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也就是指學校在具體的社會發展中所要扮演的角色和所要承擔的責任,即學校所培養人才的類型,科學貢獻的方式和社會服務的領域等。

    (三)學校類型的定位

    我國高等學校層次基本上分為研究型、教學研究型、教學型、高職高專等四種類型;按人才培養類型分為: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為主的高校,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高校,以培養技能型人才為主的高校。這一定位,對於學校確定學科、專業結構、辦學規模、辦學層次、辦學形式等要具有重要的引領作用。

    (四)學校類別的定位

    我國高等教育在統計中把高等學校分為綜合大學、理工院校、師範院校、語言院校、財經院校、政治院校、體育院校、美術院校、民族院校等,並在製定評估標準,建築規劃麵積,基本辦學條件等指標中,不同類型的高校又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就是要求各校對自己高校的類別做出選擇。為此,這個定位對於各校的辦學規模、學科、專業結構等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

    (五)辦學層次的定位

    我國的高等教育在學曆教育中具有研究教育、本科教育、高職高專教育三個層次;在學位教育中有博士、碩士、學士三個層次。這個定位就是要求學校在學曆或學位的三個層次中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為此,各校在選擇多個學曆或學位層次時,必須確定本校占主導地位的辦學層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