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題解”

    這是一封書信。

    書信是用書麵形式與別人交流思想、學習、工作和生活情況的應用文,在實際生活中是常常用得到的。

    “給家鄉孩子的信”這一標題告訴我們:

    收信的對象是“家鄉孩子”;

    “家鄉”這一“孩子”的修飾語表現了寫信者和收信者有著同一家鄉的關係;

    “給”是表示這信寫給家鄉孩子的,至於誰寫這封信的,則省略了,我們從落款可知是巴金爺爺寫給家鄉孩子的。

    巴金,原名李堯棠,又名李芾甘,1904年出生於四川成都,是我國著名作家,在世界上享有崇高聲譽。巴金爺爺活過了一百歲,前不久才離開了我們。

    “結構分析”

    這封給家鄉孩子的回信,充分表達了巴金對家鄉孩子的真誠的關懷、親切的勉勵,抒發了自己要讓生命開花結果的美好情感。

    這封回信共六個自然段,可以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至二自然段):寫“我”收到家鄉孩子的來信時的感受,說明“我”不能一一作複以及無法回家的緣由。

    先寫“我”收到家鄉孩子來信時的感受:

    一是感到好像家鄉孩子都站在麵前,熱鬧非凡;

    二是謝謝家鄉孩子們所帶來的溫暖。

    這裏邊洋溢著濃鬱的鄉情。

    接著寫“我”不能一一作答的緣由和“我”無法回家的心情:

    身體有病,難以提筆,但又不能使家鄉孩子失望,於是拿起了筆。

    “我”身體有病,難以成行,然而很想回家,去看望孩子們。

    ——這一段裏,蘊含在字裏行間的是巴金爺爺的矛盾心情:想一一作複,但無法辦到;想回家,但不能成行。願望與實際之間產生差距,卻更體現了巴金爺爺愛家鄉孩子、愛自己家鄉的思想感情,十分感人。

    第二段(第三至四自然段):寫自己回顧寫作曆程,明白了生命的意義,表達了珍惜有限光陰的強烈願望。

    先回顧寫作曆程,強調自己用作品來表達對祖國和同胞的無限深愛;

    接著突出自己思索、追求而明白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而不在於享受;

    隨後點明自己要十分珍惜有限光陰的強烈願望。

    ——這一段可以說是整個回信的主體部分,閃耀著巴金爺爺的思想光彩,尤其是對生命意義的詮解,對生命開花結果的細致闡釋,讀來令人感動不已。

    第三段(第五至六自然段):寫巴金爺爺對家鄉孩子的勉勵和祝福。

    在表達羨慕之後,緊接著點明“羨慕”的內涵亦即道路寬廣,希望所在,實質上表達了巴金爺爺對孩子們的勉勵:愛惜時間,好好學習。

    末了的“真誠祝福”表達了一位老人對孩子們的美好祝願。

    ——這一段雖然是結束語,但有其特定性,體現了巴金爺爺對家鄉孩子的關愛之情。

    “字詞推敲”

    “家鄉的孩子們,感謝你們給我這個老人帶來溫暖。”句中的“溫暖”一詞,一般指暖和,這兒不僅表示孩子們的信使“我”感到溫暖,還有特定含義:巴金老人當時已經87歲了,和孩子們的年齡有著巨大差距,孩子們給他寫信,如同孫子輩給爺爺寫信,老人自有一股暖流湧動;更重要的是這孩子是家鄉的孩子,帶來了一股濃鬱的鄉情童真,怎不使巴金爺爺倍感親切,倍感溫暖?

    “我十分珍惜這有限的一分一秒。”句中的“有限”一詞,字麵上不難理解,關鍵在於巴金爺爺為什麽要用上“有限”?巴金爺爺寫這封回信的時候,已是87歲高齡了,一般說來,人活到87歲已是少得很了,87歲往後的歲月可能不會太多了,餘下的時間隻能是“有限”的。巴金爺爺是不是悲觀失望?不是。他自知到生命的終結為時不多,但他還要充分利用這餘下的時間為祖國和人民多作貢獻,所以對時光倍加珍惜,竟然到了以一分一秒來計算的程度,絕不是意味著他怕死。

    “句子含義”

    無論如何,我不能使家鄉的孩子們失望,我終於拿起了筆。

    ——這一句表現了巴金爺爺在寫回信之時的心理活動和下決心寫信的特定情景:“無論如何”表示排除一切條件,“非……不可”的意思,這裏隱含的條件有哪些?例如年紀已大、身體有病、事務繁忙等等,巴金爺爺已將它們排除在外了。其中關鍵的原因是“我不能使家鄉的孩子們失望”——家鄉的孩子從四川家鄉寫來40封信,那麽多啊!而且如同郭小娟那樣,隻希望巴金爺爺寫一小段話作複,大概他們也體諒到巴金爺爺的具體情況了,可見信裏邊躍動著孩子們的心、孩子們的情,他怎能讓他們失望呢?“終於”一詞表現了巴金爺爺幾經考慮、克服困難,到底下定決心,開始了寫回信的行動了。短短一句,內涵多麽豐富啊!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