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訓練內容”

    這個練習共安排了五道題目,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1. 語文與生活。

    2. 誦讀與積累。

    3. 寫好鋼筆字。

    4. 口語交際。

    5. 學寫毛筆字。

    “訓練重點”

    1. 語文與生活。

    本題安排的是俗語的學習,旨在讓學生認識、了解俗語,懂得具體俗語的意思,並能在生活中發現和搜集俗語,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以提高語文水平。俗語是漢語言中固定的短語或定型化的句子,它是為群眾所喜愛並廣泛使用的語句,有著具體的含義。它們有的是講自然風光的,有的是講民風民俗的,有的是講鄉土特產的。教學時要注意讓學生了解它們的意思,並注意在生活中發現和搜集。

    第一部分的教學是通過一個生活情境引出一句俗語。先讓學生說說這句俗語的意思,然後引導學生了解這句講自然風光的俗語所包含的意思和文化知識。由此引出在我們生活中還有各種各樣的俗語,導入第二部分的教學。第二部分是讓學生通過讀題中的俗語,了解到俗語的各種不同類型。這幾個俗語分布在我國的不同地方,都是比較有名的,學生大部分應該聽說過,也能知道它的意思,可以讓學生談一談,以加深對俗語的認識。第三部分的教學是在前兩部分的基礎上真正認識俗語,並在生活中搜集當地的俗語。這個內容可以當堂進行,也可讓學生課下去做,找時間再進行交流。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知道在生活中去發現和搜集語言知識,懂得語文與生活的密切關係。

    2. 誦讀與積累。

    本題安排的十二個詞語都和中國傳統戲劇有關,這些詞語也是我們在欣賞和評價傳統戲劇時經常用到的。此項訓練旨在豐富學生的詞匯,了解在不同的語境中應該使用哪些詞匯,幫助學生積累詞語和傳統戲劇文化知識。教學時,可先讓學生充分地讀,個別意義不太明白的詞語互相討論,然後聯係本單元所學課文來談談不同的民俗和傳統的語境下詞語的使用情況。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反複誦讀,直至每個學生都能背誦。教學時教師要注意,本題意在積累詞語,在具體語境中訓練學生對詞語的感覺,對於詞語的理解不做太高的要求,隻要大體了解即可。

    3. 寫好鋼筆字。

    本題主要是訓練學生先看清行款布局及每個字的間架,再進行描紅。該題選自本單元課文《姥姥的剪紙》中的最後一句。教學時,先要求學生讀這句話並認真觀察,特別要注意“清清爽爽、剪紙、夢境”等字詞的寫法,提醒學生注意每個字在格子中的位置、大小、間距及和其他字的搭配。注意到以上這些以後,要求學生認認真真地進行描紅。教師應注意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的行款布局上。

    4. 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訓練的題目是“學會解釋”,旨在讓學生學會在遇到被別人誤會的時候,頭腦要冷靜,態度要誠懇,要心平氣和地把事情的原委向對方解釋清楚。題中的三種情境都是同學們日常生活中有可能碰到的情況。教學時,先讓學生認真讀題,然後從中選出一種情境思考如何向人解釋。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以下問題:向誰解釋?(注意稱呼和禮貌用語)解釋什麽?(針對誤會說出原因)怎樣解釋?(策略和方法)在此基礎上,指導學生組織語言,先同桌互練,再分組推選代表上台練說。教師要求學生解釋時要注意態度,要使對方願意聽你解釋,以求取得好的效果。最後師生對上台練說的同學進行評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