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注依梁氏編在大曆初夔州作。《西閣曝日》詩:“流離木杪猿。”又《上後園》詩:“瘴毒猿鳥落。”以二詩證之,良是。《爾雅》:猱,一名,善攀援樹枝。

嫋嫋啼虛壁,蕭蕭掛冷枝①。艱難人不免②,隱見爾如知。慣習元從眾③,全生或用奇④。前林騰每及⑤,父子莫相離⑥。(詠猿,稱其有見幾之智。中間隱見二字,為通章之眼。啼壁,聲相近。掛枝,形尚遠。此為隱見發端。

人不如猿,取其用智以脫險也。從眾,能掛枝。用奇,能騰踔。此為隱見指實。父子不離,取其用智以全身也。《杜臆》:人於亂世,往往父子不保,公嚐攜子避亂,而恐其不能兩全,具見苦情。)

①嫋嫋,聲之長也。蕭蕭,群之寡也。謝脁《秋竹曲》:“從風既嫋嫋。”

《楚辭》:“風颯颯兮木蕭蕭。”陰鏗詩:“猿掛入櫩枝。”

②艱難,猶雲險阻。《詩》:“遇人之艱難兮。”

③賈誼策:“習慣如自然。”按:後詩有“猿掛時相學”,故知慣習指掛枝也。《淮南子》“倍是從眾。”

④趙曰:全生,如搏矢、避矢之類。《列子》:雖全生,不可不有其身。

《通鑒·晉安帝紀》:沈田子曰:“兵貴用奇。”

⑤《莊子》:“獨不見夫騰猿乎。”騰及,騰躍而相及也。

⑥《吳都賦》:“猿父哀吟,子長嘯。”“盧注”桓溫入蜀,至三峽,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攀崖哀號。又齊武帝至景陽山,見一猿悲號,問丞:“此猿何意?”答曰:“猿子前墜崖死,其母求之不見耳。”此父子相離之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