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氏編在夔州詩內,得之。黃鶴因首句“何時見”,遂疑寶應元年。公在梓州,宗武在成都,其實首句不如是解也。至德二載,公陷賊中,有詩雲“驥子好男兒,前年學語時”,此時宗武約計五歲矣。其後,自乾元二年至蜀,及永泰元年去蜀,中曆八年,宗武約十四歲左右矣。此詩都邑、乃指成都,其雲“自從都邑語,已伴老夫名”,則知作此詩,又在成都之後矣。

小了何時見?高秋此日生①。自從都邑語②,已伴老夫名。詩是吾家事③,人傳世上情。熟精《文選》理④,休覓彩衣輕⑤。(此以家學勳宗武。小子何時見其生乎?此日正其墮地時也,起作問答之詞。都邑語,成都之人誇語也。

公祖審言善詩,世情因而傳述,故當精《文選》以紹家學,何必為采衣娛親乎?此乃麵命之語,非遙寄宗武也。)

①宋子侯詩:“高秋八九月。”

②《大戴禮》:百裏而有都邑。

③《顏氏家訓》:“吾家風教,素為整密。”

④《呂氏春秋》:“精而熟之,鬼將告之。”梁昭明太子蕭統在東宮有書三萬卷,集古人文詞詩賦為《文選》三十卷。

⑤《列女傳》:老萊子養二親,行年七十,著五色彩衣,戲於親側。

凋擦筵初秩①,欹斜坐不成②。流霞分片片③,涓滴就徐傾④。(此敘生日情事。宗武侍庭,故有筵秩。凋瘵欹斜,自述老病。流霞涓滴,思得仙將以起疾也。此章,上八句,下四句。)

①《海賦》:“為凋為瘵。”《詩》:“賓之初筵,左右秩秩。”

②庾信《小園賊》:“行欹斜兮得路。”

③《抱樸子》:項曼都,自言到天上,遇紫府仙人,以流霞一杯,飲之輒不饑渴。庾信詩:“片片紅顏落。”

④鮑照詩:“銅溪晝森沉,亂竇夜涓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