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陸倕《石闕銘》:“陳圭置臬。”“趙注”圭以測日景,臬以度廣狹也。天官家,有甘石二氏星經。

    ②魚豢《魏略》:“邯鄲淳善《蒼》、《雅》蟲篆。”傅鹹賦:”圖像於丹青。”

    ③《揚雄傳》:雄少好學博覽,無所不見。

    ④《東方朔讚》:“詼達多端,應諧似優。”《陳書·顧野王傳》:”

    蟲篆奇字,無所不能。”太枉,太迂曲也。

    ⑤《宋書·謝靈運傳》:“體變曹王。”《金壺記》:鍾繇,工三色書,草隸八分最優。兼兩,本《易·係辭傳》。

    ⑥《南史》:劉穆之謂宋武帝曰:“公但縱筆為大字。”

    ⑦《三輔黃圖》:玉堂殿,階陛皆玉為之。“朱注”玉陛之上,展其滄州圖畫,而寡鶴誤為發響,形容繪事之逼真也。張協詩:“寡鶴空悲鳴。”

    ⑧《唐書》:虔善圖山水,嚐自寫其詩並畫以獻,帝大署其尾曰:“鄭虔三絕。”《宋書》:謝瞻作喜弄詩,靈運寫之,混詠之。王弘在坐,以為三絕。呂總雲:虔書如風送雲收,霞催月上。

    嗜酒益疏放①,彈琴視天壤②。形骸實土木③,親近惟幾杖。未曾寄官曹④,突兀倚書幌。晚就芸香閣⑤,胡塵昏坱莽⑥。反覆歸聖朝,點染無滌蕩⑦。

    老蒙台州掾,遐泛浙江槳。履穿四明雪⑧,饑拾楢溪橡⑨。(此敘其平生履曆。

    疏放二句,動時之興。土木二句,靜中之致。未寄官曹,初設廣文館也;晚就芸閣,後為著作郎也。突兀,端坐之貌。坱莽,空曠之地。虔本心歸王室,但二受偽命,無從洗滌,是以有台州之貶。履穿拾橡。貧困不能自給矣。)

    ①《晉書·阮籍傳》:“嗜酒、能嘯、善彈琴,當其得意,忽忘形骸,時人多謂之癡太尉。”《世說》:袁尹疏放好酒。

    ②《杜臆》:“彈琴視天壤”,寫得疏放有神。壺子曰:吾示之以天壤,見吾善者,機也。《國策》:魯仲連曰:“名與天壤俱敝。”

    ③《嵇康傳》:“土木形骸,不自藻飾。”

    ④《唐語林》雲:“玄宗置廣文館,以虔為博士。虔聞命,不知廣文曹司何在,訴宰相,宰相曰:“上增國學,置廣文館以居賢者,令後世言廣文博士自君始,不亦美乎?”虔乃就職。錢謙益曰:據廣文館於國子監增置,故雲不知曹司何在。《新書》雲:“久之,雨壞廡舍,有司不夏修完,寓治國子館,自是遂廢。”非實錄也。

    ⑤《陳子昂集》:祖斂仁,檢校秘書郎,持三筆,終入芸香閣。《魏略》“芸香,辟紙蠹,故藏書稱芸台。

    ⑥《上林賦》:“過於坱莽之野。”

    ⑦《顏氏家訓》:武烈太子,坐上賓客,隨宜點染,即成數人。《抱樸子》:“外物棄智,滌蕩機變。”

    ⑧謝靈運《山居賦》注:天台四明相接連。四明,方石四麵,自然開窗。

    《天台賦》:“濟楢溪而直進。顧愷之《啟蒙記》注曰:“之天台山,去天不遠,路經楢溪,水深險清泠,前有平橋,路徑不盈尺,長數十丈,下臨絕澗,唯忘其身然後能濟。”《寰宇記》:楢溪,在臨海縣東三十五裏。四明在今寧波府,楢溪在今台州府,俱屬浙東路。《莊子》:衣弊履穿,貧也,非憊也。考《史記》:東郭先生貧困,履行雪中,有上無下,足盡踏地,人皆笑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