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注”哀司徒者,哀其匡複大功,受謗未明而沒也。《唐書》:光弼,營州人。“朱注”司徒已封王,贈太保。止稱司徒者,其功名著於司徒時,蓋從時人所稱耳。

    司徒天寶末,北收晉陽甲①。胡騎攻吾城,愁寂意不愜。人安若泰山②,薊北斷右脅③。朔方氣乃蘇,黎首見帝業④。(首記守太原之事。當時安史稱亂,祿山從河北而向潼關,思明從山右以瞰秦隴。自光弼西扼賊衝,故朔方無虞,而肅宗得起業靈武。此至德元年事也。城,指太原。意不愜,賊失意也。)

    ①《舊唐書》:太原,漢晉陽縣,天授元年置北都,兼都督府。《公羊傳》:晉趙鞅,取晉陽之甲以逐荀寅,君側之惡人也。

    ②《枚乘傳》:“安於太山,易於反掌。”

    ③《國語》:斷趙之右臂。《西域傳》:開玉門關,通西域,以斷匈奴右臂。“朱注”太原在幽薊之西,故曰右脅。

    ④《舊書》:郭子儀為朔方節度,薦光弼為雲中太守,充河東節度副使。

    潼關失守,授戶部尚書,兼太原尹、北京留守。至德二年,史思明等四偽帥率眾十餘萬攻太原,拒守五十餘日,伺其怠,出擊,大破之,斬首七萬餘級。

    加校檢司徒,尋遷司空。《漢·高帝紀》:五年而成帝業。

    二宮泣西郊①,九廟起頹壓②。未散河陽卒,思明偽臣妾。複自碣石來,火焚乾坤獵③。高視笑祿山④,公又大獻捷⑤。(次記破思明之功。兩京克複,思明偽降,既而賊勢複熾,公又獻俘奏捷,此至德二年事也。

    二宮泣,玄、肅還京。河陽卒,子儀舊營。碣石來,思明再叛。乾坤獵,如縱火大獵。笑祿山,思明自矜其勇。)

    ①沈約《安陸昭王碑》:“二宮升降,令績斯俟。”西郊,自蜀至京之郊。

    ②周製:後稷為太祖,廟百世不遷,左為文世室,右為武世室,居三昭三穆之上,共為九廟。《史記》:勾踐身稱為臣,妻稱為妾。

    ③《詩·叔於田》章:“叔在藪,火烈具舉。”前漢長沙定王以獵縱火坐罪。此火獵所自出也。

    ④《盧思道集》:“抵掌揚眉,高視闊步。”

    ⑤《左傳》:“凡諸侯有四夷之事,則獻捷於王。”又:“擊之必大捷焉。”《唐書》:思明來援慶緒,光弼拒戰尤力。思明即偽位,縱兵河南,光弼代子儀為朔方節度、天下兵馬副元帥,與思明戰中潭西,大破之。又收懷州,擒安太清,獻俘太廟。

    異王冊崇勳①,小敵信所怯②。擁兵鎮汴河③,千裏初妥貼④。青蠅紛營營⑤,風雨秋一葉。內省未入朝,死淚終映睫⑥。(此傷其封王未久,憂讒以卒也。光弼出鎮臨淮,在肅宗之末;其封臨淮郡王,在代宗初年,越二歲,而竟憂憤隕身矣。怯小敵,雖指北邙之敗,亦見其勇於大敵也。青蠅,指中官之讒。秋一葉,李薨在七月也。當日畏禍,不敢入朝,內省慚恨,故臨死而淚猶在睫。)

    ①《漢書》讚:功臣異姓而王者八國。《舊書》:寶應元年五月,光弼進封臨淮郡王。杜篤誄吳漢:“勳業既崇。”

    ②《光武紀》:劉將軍生平見小敵怯,今見大敵勇,甚可怪也。

    ③《通鑒》:上元二年五月,複以光弼為河南副元帥,統八道行營節度,出鎮臨淮。

    ④王逸《楚辭序》:“事不妥貼。”張遜《上隋文帝表》:“幅員暫寧,千裏妥貼。”

    ⑤《詩》:“營營青蠅,止於樊,豈弟君子,無信讒言。”

    ⑥唐書》:北邙之敗,魚朝恩羞其策謬,深忌光弼,程元振尤嫉之。及來瑱為元振讒死,光弼愈恐。吐蕃寇京師,代宗詔入援,光弼畏禍,遷延不敢行。廣德二年七月,薨於徐州,年五十七,贈太保,諡武穆。“朱注”《譚賓錄》:光弼懼朝恩之害,不敢入朝。田神功等不受其製,愧恥成疾,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