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書》:廣德元年十月,郭子儀複京師,車駕至自陝州。按公在梓州,至次年而始聞其信,此當是廣德二年春作。

複道收京邑①,兼聞殺犬戎。衣冠卻扈從②,車駕已還宮。克複誠如此,安危在數公③。莫令回首地④,慟哭起悲風⑤。(上四收京而喜,下乃事後之憂。兩次收京,故雲複道。子儀力戰能殺吐蕃也。《杜臆》:衣冠自然扈從,用一卻字,有不滿諸巨意。平日諂諛依阿,有變則奔亡坐視,及至收京,卻來扈從,而車駕則已還宮矣,此輩何益成敗之數耶。克複之功,全在數公,朝廷當信任以圖久安,無使京華之地。再哭亂離也。未幾,仆固懷恩引回紇、吐番入寇,京師震駭,公之先見明矣。)

①陸機詩:“從子京邑。”

②《世說》:王弘之曰:“風馬不接,無緣扈從。”

③安危,猶荀子言安國之危。數公,謂郭子儀、馬璘等。

④回首,回望長安也。

⑤魏文帝賦:“悲風肅其夜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