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這本《勁旅英豪》和已經出版的《異軍驍將》,都是暢興正確的文學創作道路的汜錄。當著社會上有的人熱衷為某些精神貴族炒星的時候,暢興義無返顧地把寫作視點集中在改革開放的先進人物身上,透著一股欲與星族試比高的勁頭;在暢興的報告文學和人物通訊裏,人們看不到那些風花雪月、纏綿悱惻的情調,始終洋溢著大江東去、叱吒風雲的豪氣。他用一個共產黨員的思想和情懷,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群星璀璨、蔚為壯觀的時代風情畫。恩格斯說過,要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致瑪·哈克奈斯》)。暢興筆下的主人公們充分體現了這個原則。他們既是在津沽和共和國土地上奮鬥的現實的人,又閃耀著銳意革新、開拓進取的理想光芒。展示了社會主義社會的本質特征。他們是祖國列車的驅動者,是時代曆史的創造者。他們是我們社會最應該、最值得謳歌的“脊梁”,是真正的明星。

    讀著這樣的作品,讓人不僅看到先進人物“做什麽”,而且洞察他們“怎麽做”,不由得精神激奮,熱血湧騰,真正做到“幫助群眾推動曆史的前進”((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從這個意義上談,暢興的作品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現在常聽人談文學如何不景氣,其實我們不必過於悲觀。人民群眾火熱的社會生活仍然是文學丁作者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文學創作隻要不遠離人民群眾,人民群眾就不會摒棄文學。在社會劇烈變革的轉軌時期,由於某些不適應,文學發展可能會出現階段性波折,但隻要路子對頭,文學終究要回歸人民!

    五

    暢興同誌做好事、著好文被新聞傳媒廣泛“曝光”後,許多人想知道他行為的動機。我在津南采訪的最後一個夜晚,到他的辦公室同他做了一次長談。時值冬季,窗外的西北風嗚嗚地吹著,暖氣燒得不太熱,室內顯得有些幹冷。然而,暢興那些情發於中的話語,卻讓我感到了融融暖意。

    我問暢興做好事時為什麽總愛署名“一黨員”?暢興略加思索,平靜地說:“共產黨的宗旨,是從每一個黨員的身上體現出來的。我這個黨員,就想通過自己的言行證明我們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黨的宗旨是我一切行為的出發點,也是我自律的標準,因此我總有做不完的事,總想多做一些。我願做一滴永不幹枯的水珠,去澆灌黨的參天大樹。‘一黨員’最能表明我在黨的事業中的位置和心情。如果每個黨員都能這樣做,我們的黨就永遠不會脫離群眾。”

    談到寫作與黨的事業的關係,暢興說:“寫作,也是為黨工作。我寫改革開放的作品能獲獎。全靠改革開放的實踐為我提供了素材。改革開放成果是黨和人民群眾奮鬥取得的,我隻不過用文字表現了這些成果。所以,從收到·第一筆稿費起,我就拿定主意要用稿費為黨和人民多做些貢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