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方說的材質,是指做餐具的不鏽鋼中金屬鉻的含量應在16%以上。王維和心裏很清楚: “我們是從日本購進的優質原材料,其鉻的含量一定在16%以上,決不會有問題的!”所以.他就滿有把握地說:

    “日本的客戶我們了解,也信得過,其不鏽鋼的質量完全合格!”

    可對方卻固執己見,說我方是故意以次充好,賺取不義之財,決意索賠。而倘若真的實現索賠,那就意味著: “整個集裝箱的餐具將全部歸他,8萬美元的貨款一分不給——我方的損失就太大了,那還了得!

    我們的先哲蘇軾,在《留侯論》中有言: “天下有大勇者,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雖身在異國他鄉.語言又不通,但“每臨大事有靜氣”的王維和,因自知有理有據,故能心安神泰、從容應對,他通過翻譯,一次又一次地進行辯論,據理相爭。在聖地亞哥的15天中,先後談判五次,均無結果。直急得華裔智利籍的年輕外方女翻譯,哭了好幾次…… 在這相持不下、各不相讓的窘迫處境中,機敏過人而 又心胸如海的王維和,既堅持原則,又真誠友好地通過翻 譯,對智航老總說:

    “先生!我們朝夕相處、暢所欲言地談判的這半個 月,用我們巾同的一句老話說,叫做:不打不成交’—— 我們相互了解了對方,也就更便於今後互惠互利地打交 道、進行合作了!我看這樣吧,我們今天起程回國,抓緊 把原材料的化驗單和有關規定郵給您,然後再作道理,您 看可以嗎?”

    本來對這馬拉鬆式的無果談判業已厭戰的智航老板, 一聽王總這活,就像從縲絏中解脫出來似的,頓感如釋重 負的輕鬆,他疾步向前,輕輕握住:王維和那寬厚的大手, 發白內心地眉飛色舞地連聲說:

    \"OK!OK!\" 王維和一到天津,就從公司把日本進口的原材料不鏽 鋼,送到我國商檢局去化驗, “429”的數據結果出來 後,王總按國際標準手冊一對照,這“429'’和“430'’屬 同一國際標準,都完全符合要求。於是,王維和就把這份 化驗單和國際標準手冊的複印件,以“特快專遞”郵給聖地亞哥市的智航老板。此後,對方不但未再提起索賠之事,而且又連續購進“益豐”兩批餐具…… 第十五節 取長補短建祖國 王維和在出國考察、洽談業務和參加展銷會期間,耳聞目睹了多國社會風情、建設成就和科技新聞。作為一個以“強國富民”為己任的中國共產黨黨員,每逢此時,他都會聯想到自己的國家,期望能像《詩經·小雅》寫的那樣: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即,取其之長,補我之短。從而促進我國的物質和精神“兩個文明”建設——這也是對外開放的成果之一吧。說到這些,王維和舉了四個事例。

    在法國,有一次,他們乘汽車駛在窄得無法超車的鄉間土路上,前邊那輛汽車輪揚起的滾滾塵土,總是落在他們車的前窗上。待到一個可以超車的拐彎處,前邊的車停住了,那司機下來,讓他們的車開到前邊去。一問才知,對方認為,自己的車始終在前邊,對後邊的車太不公平。第二天,他們的車在路上撞著了一隻農家犬,那犬叫著跑開時,隻不過是一條後腿稍微有點兒瘸而已。可法國司機卻將車停下,去找養那隻犬的人家,幾分鍾回來,說沒找到人。半個小時後,我們決定在一個小鎮的快餐店吃午飯。那青年司機說還得開車回去找一下,說要不,他心裏很別扭。後來他終於找到了養那條犬的一戶農家.而那犬已經若無其事了。盡管如此,司機還是鄭重道歉,並主 動留下了名片、車號、駕照號碼。回來時,他不再“別 扭”了,一路上,又是有說有笑了…… 法國司機的文明,由此可見一斑。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