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增加你們每件活的工錢,隻要按部就班兒地好好幹,保證不讓你們的收入減少!’

    到月底一算工資,果然不少於往常。他就是這樣尊重我們的意見,關心我們的生活。哪個職工家裏有事急需錢,隻要找到他,他就立馬告訴會計,如數借給。還有叫人更感動的呢,他每年都組織我們外出旅遊,在文化式的休息中,增長社會知識;在小秋節,為我們發月餅、水果;春節放假,把我們集體送到火車站,或用大轎車,直接送回老家。哪個職工:有病,他都親去看望,幫人排憂解難;如果病重,他還派車送到醫院,並安排專人護理,直至痊愈回公司。我的哥、嫂和愛人都心滿意足地在這兒幹,王總見了我們的小孩兒,一定接過來抱一抱,這使我們感到,就像生活在自己的老家一樣親切、隨意和溫馨!所以,不少人都是一家子一家子的在這兒幹,越幹越來勁,越不想走!”

    為給外地職]: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王維和專門為他們蓋了淋浴室和集體宿舍,還把部分村民喬遷新居後騰出的房子,經過整修,請他們住。到現在,這些職工在本村的住房有140多間,間間都有電話,冬天還有取暖設備。這每間房,王總都去過,而且去過不隻一次.夫婦倆都在這兒上班的,就為他們單獨找房住。為讓他們吃好,王維和在公司旁的集體宿舍大院裏,成立了比外邊的一般正式飯店還要整潔、衛生得多的職丁食堂。一日三餐,主、副食花樣翻新,中午和晚上,都是5菜1湯,而員工每人每頓隻花1元錢,就可以吃飽、吃好,其餘都由公司補助。在我前去采訪的2004年11月26日中午,當我同王維和一起到公司食堂吃飯時,他見職工們在風急天冷、滴水成冰的食堂外窗口打飯,就對炊管人員說:

    “從明天起,每個員丁的飯菜,都要少收一半錢!他們出門不易,天又太冷,一定要想方設法讓他們吃熱、吃飽、吃好!”

    在我們身邊打飯的職丁隨口說:

    “有大饅頭、白米飯,還有湯和菜,熱熱乎乎兒、香香噴噴兒——我們吃得夠好的啦!”

    王維和扭頭笑笑,心虔誌誠地說:

    “活兒是你們幹的,錢是你們掙的,理應讓你們少花錢、吃舒服!”

    他這幾句飽含深情的感激之言,隻說得在場的外地職 工們心甜身暖、神采飛揚……

    為不斷改進夥食和增進與廣大職丁的相互了解及情 誼,他常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公司集體食堂用餐,邊 同吃,邊聊天;每頓飯後.他還習慣地到與食堂同院的職 工宿舍裏看一看、坐一坐。他以這種極其靈活的方式,了解了不少職工的情況,及時地為他們解決了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他還投資、出人,在廠門口創辦了副食店,大大方便了職丁和村民的生活。

    王維和關心員工和村民身體健康的實際行動,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山東的打工者李大學講:

    “我剛來時,我們車間有個人鬧肚子,到衛生院一檢查,是:02’病,王總十分重視,他說:

    ‘當地發現過這種病,要抓緊預防,可也不要怕。’

    他采取緊急措施:給每人服諾氟沙星消炎片,進行有效預防。遏止了該病傳染。”

    常同維和一起外出辦公事的精明司機周華偉講:

    ”在2003年春夏之交抗擊SARS戰役中,王總為大家購買了充足的過氧乙酸消毒液,井安排專人,每天兩次,到車間、班組和各戶以及廠門、村口等處噴灑。剛開始那些天,為了使大夥高度重視,認真消毒防範,他每次都同噴藥員一起,走街串戶下車間,邊噴灑,邊向群眾宣傳衛生知識和預防SARS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他還撥款萬餘元,購置了十多個進口的電子測溫計,每天都對千餘名村民和800名職工逐一檢測,確保萬無一失。在抓好噴藥防病的同時,為清除垃圾死角,村裏投資10餘萬元,把沿街的13個涵洞,都修成了明橋,使該村真正變成了我們古人所描繪的,小橋流水人家’!王維和還提議和帶領村民們,在村邊墊地.建成了足球場,每天一早一晚的業餘時間,小夥子們都生龍活虎地這裏鍛煉身體……”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