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讀才是精讀呢?”李超虛心向爸爸請教。

    爸爸整理了一下思路說,“精讀法是一種細嚼慢咽、反複品味式的閱讀方法,往往要結合圈點、眉批、筆記等形式,一字一句地仔細閱讀,一事一物地深入理解,一遍一遍地反複琢磨、探究、品味,真正達到會意,才能尋到精髓之處,才能達到最佳的閱讀效果。”

    接著,爸爸舉了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先生的例子。徐特立先生讀書從不貪多圖快,而是注重實效。他總是強調,與其用讀1本書的時間,馬馬虎虎地讀10本書,不如用讀10本書的時間,老老實實地去讀1本書,把這本書讀得字字分明,句句通透。當年徐特立先生曾經用1年的時間刻苦攻讀過《說文解字》,終於把這本書吃了個透。

    名家大智慧

    不加思考地濫讀或無休止地讀書,所讀過的東西無法刻骨銘心,其大部分終將消失殆盡。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

    在爸爸的幫助下,李超也學會了精讀這一讀書方法,他的讀書效果一下子變得十分顯著,連老師都誇他最近知識麵寬了不少。

    心靈一點通

    知識的掌握其實是一個積少成多的過程,並不在於學習的速度和數量,而在於學習的效果。徐特立先生主張讀書應當由少到多,循序漸進,這一點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男孩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也應當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切忌貪多冒進,否則,不但學不到更多的知識,還會打擊自己的信心。

    知識百寶箱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是世界上最早的字典之一,作者是東漢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全書共分540個部首,收字9353個,是我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

    多讀書讓你獲益匪淺

    學習小問號

    當我們在書店或圖書館裏,看到那一排又一排圖書的時候,你是否會有一種如入“書城”的感覺呢?是呀,在我們的一生中,有多少書在等著我們去讀啊!可是,要讀完所有的書是根本不可能的,這就要求我們學會對書籍進行認真的選擇。

    星期五晚上,爸爸出差回來,給丁丁帶來了一個新玩具,丁丁馬上想到讓好朋友亮亮來分享自己的快樂。於是,他給亮亮打電話:“亮亮,明天來我家玩吧,我爸爸新買了一個玩具,可棒了!”

    “明天我去不了,”亮亮說,“我明天得去書店,買幾本課外書。”

    “老師讓咱們買的嗎?我怎麽不知道?”丁丁撓了撓頭,有些疑惑。

    “不是,是我自己要買的。”亮亮解釋說,“假期的時候,我去找哥哥玩,他讓我平時多讀點課外書。我從哥哥那兒借的《湯姆·索亞曆險記》已經看完了,明天想去書店買幾本新書。”

    “那你想買什麽書啊?書店裏的書那麽多,看都看花眼了。”丁丁有點好奇。

    “我明天想選兩本名著,還打算買本益智類的書。”

    “讀這些書多浪費時間、多枯燥啊?再說讀這些書,學習成績也不會提高啊!”

    “閱讀不算浪費時間,閱讀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開闊我們的視野,讓我們了解更多我們不知道的東西。課外書那麽精彩、有趣,怎麽會枯燥呢?還有,看課外書、擴大閱讀量有助於我們積累寫作素材,這樣以後寫作文就輕鬆多了,學習成績自然就提高了。還有那些益智類的書籍可以讓你越來越聰明,慢慢地,你的學習成績就會越來越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